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

ID:2724302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_第1页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_第2页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_第3页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_第4页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关于学者散文的一些思考论文..论文关键词:学者散文矛盾危机想象论文摘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

2、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一、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

3、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

4、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鸦片战争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

5、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

6、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二、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

7、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

8、999年又创作了《站在胡适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