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ID:27310252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_第1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_第2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_第3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固原7560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复发的措施。方法:收治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78例,术前行鼻窦CT扫描、鼻内窥镜检查,及短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区黏膜粘连松解、鼻窦再开放或窦口扩大术,术后密切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121例(67.9%),好转41例(23%),无效16例(9.1%),总有效率9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需规范围手术期处理和规律综

2、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疾病,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41-02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鼻窦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己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易复发。笔者对2010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我科的178完整病例继续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复发再手术的178例患者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15〜

3、64岁。所有患者均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实施过1-3次鼻腔鼻窦手术,其中1次134例,2次39例,3次6例,单侧鼻窦手术51例,双侧鼻窦手术127例。手术括鼻息肉摘除、窦口扩大,部分患者还行鼻中隔娇正术及中、下鼻甲手术。其中34例伴有哮喘;64例伴有过敏性鼻炎症状。鼻内镜检查见鼻息肉形成,鼻腔粘膜粘连,窦口闭锁,鼻腔分泌物蓄积、鼻中隔偏曲等。鼻窦CT扫描显示单侧或双侧鼻窦病变。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在全麻或局麻下行手术。术前UI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1周,仔细阅片,明确手术范围及解剖结构。术中应用鼻腔内窥镜、动力吸

4、切系统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具体方法如下:(1)若鼻中隔偏曲影响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和术中操作吋,先行鼻中隔矫正术;若下鼻甲肥大可选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粘膜下消融下鼻甲并行下鼻甲外移术;(2)当鼻腔术区粘膜粘连,致中鼻道、嗅裂暴漏欠佳,首先松解粘连部位粘膜,充分暴漏术区;(3)若息肉过大,可先用鼻部动力吸切系统切除息肉组织,现露中鼻道、嗅裂解剖结构;(4)本组病例奋42例存在中鼻甲己被切除情况,故以中鼻甲根部为手术标志,切除残余钩突,开放前组筛窦,完全切除息肉组织;(5)对于发生在额窦的息肉组织,以切除息

5、肉和开放额隐窝为主;开放并扩大上頜窦U,若上颂窦内息肉组织过大,可选择下鼻道开窗术;对于蝶窦息肉应先清理息肉组织后探查蝶窦自然开U,向内下扩大蝶窦开口,清理窦腔脓液。1.3术后处理(1)定期复诊:患者出院后每周复诊1〜2次,连续4〜6周;此后2〜3月根据患者病情每2周复诊1次;4〜12月每月复诊一次,(2)鼻腔冲洗:每天鼻腔冲洗1〜2次,如果鼻腔术区粘膜水肿明显,可在冲洗液中加地塞米松5毫克;疗程1月;(3)选择鼻喷皮质类固醇激素喷鼻3个月。1.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

6、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121例(67.9%),好转41例(23%),无效16例(9.1%),总有效率90.1%。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讨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急性鼻窦炎症状相似,多奋流脓性鼻涕、鼻塞、头昏头疼症状。鼻息肉多奋变态反应及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鼻腔粘膜引起。如果从慢性鼻窦炎及鼻总陶的病因治疗定会冇满意效果,但实现困难。因此0前阶段该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定期随访,配合相关治疗。减少复发可能性。3.1复发原因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己基本普及,相对于传统手术方法具奋手术创伤

7、小、术野清晰等优点,但是由于术者技术水平的差异及患者依从性的不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仍冇较高的复发率,笔者总结复发原因如下:(1)术前因素:由于患者病情病变范围及鼻息肉大小的不同,对于一些鼻息肉较多,鼻窦病变范围广的患者未规律应用抗生素,局部应用鼻喷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减轻鼻窦粘膜炎症及水肿;(2)手术因素:术者对鼻内镜外科技术操作欠熟练,解剖结构不熟悉造成以下操作不当:①对鼻窦窦U解剖位置不清晰导致术中误判,造成窦U开放不到位,不完全;②术中破坏范围过大,破坏了窦腔内黏膜纤毛的排泄分泌功能,导致窦腔分泌物蓄

8、积,排泄障碍;③窦口鼻道复合体和中鼻道的病变未完全清除,如鼻中隔偏曲、中鼻道息肉、中鼻甲肥大等原因引起窦U堵塞引流障碍;(3)术后因素:由于患者对术后随诊的重视不够,造成患者的依存性差,未规律服药及定期复诊;(4)患者因素: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冇一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疾病,如哮喘、变态反应持续存在,这类患者虽然手术无明显不足,且术后给予规范化治疗,复发可能性仍很大。3.2防治措施由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