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

ID:27325533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_第1页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_第2页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_第3页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复习辛昨曰知识的重现【摘要】复习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式,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构建知识体系,也是解题能力的提高的关键。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复习屮的“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的弊端,提出数学复习不应等于昨日的再现的论题和观点,并针对习题的设计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主要策略复习课旨在“温故而知新”。可是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常常存在两个弊端:一将昨天的概念、公式等走马观花“过一遍”;二搞题海战术,并且,训练的问题不加精选,成套的试卷拿来就用,导致复习的低效。下面,就小升初的综合复习为例,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小学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和实践体会,以期共同探

2、讨提高小学数学复>』课质量的问题。一、加强数感,注重观察力的培养数感,即对数字的感觉能力,数感的基础是观察力。复习课堂上,教师设计的习题,应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数字间关系的观察和考查,从小学一年级就不断出现,如找规律写数的问题,(1)5、10、15、、、;(2)2、4、7、11、、、。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这类找关系填数的习题难度也逐渐増大。如到了高年级,这类题逐渐演变为以下的问题:根据你所观察到的规律,填空:9/24-3=9/2-316/3+4=16/3-425/4+5=25/4-5我发现这几个算式的特点是_;我还能接着写出两道算式_、对于数感

3、的问题设计,可以信手拈来,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找到数感的生活实例,如让学生猜一猜一张数学课本的纸张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估计一下语文教材的某一页的汉字大约能有多少;说一说某一个同学的身高、体重等,只要用心,数感就在身边,容易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二、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实践能力新课改倡导体验、探宄和实践,大纲也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列为主要的部分。然而实际教学屮,许多老师忽略了学生操作活动的开展。如果不借助于数学模型一一作图,学生对以下问题,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不假思索回答,当然,真确的几率不大。如一个正方形餐桌,如果能坐下四个人吃饭,如果将同样的两个正方

4、形的餐桌并排放一起,那么,最多能坐几个人?多数学生会顾名思义“8人”。而如果通过作图,答案显然欠准确。再如,本章数学试卷的面积约是_。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随便填一个估算而得到的数字,而是要学生亲自去量一量,估计、绘图、制作等,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原则。三、构建自主复习课堂,发展个性化学习常见的数学复习课,以课本习题为依裾,以练习题为载体,通常以边做边讲、先做再讲、先讲再做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教师为中心,没放下“讲”的“利剑”,导致复习课堂上学生学得被动,复习效果低下。可以尝试以下方式进行调整。1.建立概念间的练习在复习课堂上,对于概念、公式等的复习,让学生自主

5、构建知识系统,在概念间建立联系。如对于“数”的复习,让学生先自主复习,构建数的不同类型的意识,如(1)整数,例如、、;(2)分数,例如、、;(3)小数,例如、、;(4)质数,例如、、;(5)合数,例如、、;(6)奇数,例如、、;(7)偶数,例如、、;百分数、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等,通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出2-3个例子,强化知识构建,形成知识体系。2.自主编写习题,搭建思维“脚手架”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把编写习题的任务交给学生,他们在编写习题过程中,除了了解所编写习题的做法外,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针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方面的内容,编写6道以+、

6、一、X、+的一步计算的习题;用不同的运算方法编写2步、3步、4步的计算题各一道,并计算;编写3道可以用简便方法解决的习题,并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编写两个方程,并解方程……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思维绽放的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除此之外,对于习题这块,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方法,自主分析错题,维持对知识的记忆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复习课更应在“有章可依”的前提下,改变“复习课=知识的再现”的机械做法,创新复习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创新、实践,让复习课因学生而精彩。【参考文?I】[1]张卫星.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J

7、].教学与管理,2011(8)[2]吴存明.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201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