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

ID:27327898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具《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教师在讲课中比较注意直观的演示,而不太重视学具的操作。然而直观演示与学具操作是有所区别的,直观演示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者,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

2、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运用好学具,要掌握学具使用的技巧和学具使用的时机,熟悉注意事项,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一、学具使用的技巧1.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复习准备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加工,形成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可以使学生亲自获得感性的具体材料,为学生学习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作好必要的准备。(1)铺垫性操作。所谓铺垫性操作,是指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而进行的操作。数学知识具有

3、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许多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用与之有关的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通过操作学具,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及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知铺平道路。(2)引入性操作。所谓引入性操作,是指学生在动手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出新知的操作。它既是一种操作学具的方法,也是一种引入新知的方法。古语说“思源于疑”,也就是说有了疑问,才会引发思考。引入性操作正是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思之源,并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品

4、质。1.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感性的认识,学生理解新知必须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借助表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某些规律。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架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不同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愉悦地学习。(1)发散性操作。所谓发散性操作是指操作的方法并不唯一,但结果相同的操作。这也就是说学生的操作不受思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内部心理的智力活动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思维能力。(2)验证性操作。所谓验证性操作是指学生用学具验

5、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操作。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实质上是一种猜想,而鼓励学生猜想是当今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项科学实验的成功都是在大胆猜想和实践中取得的,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实践,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猜想、去实践。1.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需要及时地巩固,这样才能防止遗忘,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

6、。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单调的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1)模仿性操作。所谓模仿性操作是指学生仿照学习新知识时的操作而进行的操作。模仿性练习是知识巩固中的第一个阶段,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有效的练习形式。例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要求任意分成若

7、干等份,看每份是多少,并列出算式。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为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仍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2)应用性操作。所谓应用性操作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操作。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要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还应当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

8、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长、正方体的面积》后,在练习中,让学生分小组计算制作不同物体,所需材料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如:粉笔盒、罐头盒的商标纸;长方体玻璃杯、正方体药盒、教室门(带有玻璃)的刷漆面积等。这些物品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正方体,有的需要算6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