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ID:2733200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_第1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_第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_第3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及模糊评价模型为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前对东道国的经济政治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防范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往”实现跨国经营的同时,国际经济技术风险、东道国的政治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及人身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多。  [关键词]层次分析;跨国经营;模糊评价;风险防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进,我国也已经加进WTO,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即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

2、术合作和海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3大类。  1.外贸型企业。主要包括各类国有的专业外贸公司、团体以及拥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近来越来越多的私营外贸公司等。这些贸易公司的上风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且逐渐拥有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销售渠道,他们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新气力。  2.生产型企业。如海尔团体公司。目前海尔在海外设立10个信息站,6个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进步产品的竞争能力。自1996年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  3.服务型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运输公司及建筑承包公司。如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

3、司等保险公司,中国远洋运输团体公司等远洋运输团体,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工程承包商。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已初见成效。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截至2003年6月底,中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近150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订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多万人次。  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企业分布较广,多

4、元化趋势初现。  ②投资领域广泛,但仍以贸易类为主。  ③“中”字头的国企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  ④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往”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二、海外市场风险环境分析    2004年6月10日凌晨,我国援助阿富汗工程项目的工人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导致11名中国工人丧生。  2004年9月16日的一场大火共烧掉了价值800多万元人民币的中国鞋,致使在埃尔切苦心经营的中国鞋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也严重受创。  2004年10月,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绑架两名中国工程师,一人获救,另一人因伤重不幸遇难。  2004年10月17日,在南非距布隆方

5、丹市区大约50公里的一个产业区内,同在一个中国大陆商人开设的塑胶袋工厂里工作的两名男性遇害。  2006年2月15日,3名中国工程师在靠近卡拉奇的俾路支省小镇哈勃遇害。  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最近针对我国跨国企业及我国外侨的袭击事件不断,因此在企业决定开拓海外市场之前一定要对国外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认真的研究后再决定跨国经营战略方向。  1.政治环境。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实践中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回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政治风险,是东道国的全局性政治事件或政府行为对跨国企业的投资或经营的影响。另一类是微观的政治风险。宏观的政治风险会影响到所有企业

6、,而微观的政治风险则仅针对某些企业的风险。自2004年6月以来的针对我国跨国企业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基于此类的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