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ID:27335005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分析(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皮肤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摘要】目的:探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经治疗,痊愈13例,好转1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局部应避免用手挤捏,常用温热水肥皂洗涤。如有引起痤疮的病因(如接触机油、沥青、内服药物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应设法除去。对轻症患者一般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须同时全身给药

2、。治疗措施括消炎、抑制皮脂分泌、抗雄激素、抗角化,避免瘢痕或囊肿形成等。【关键词】寻常性痤疮;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52-02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变,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其病因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的过度角化、腺管内痤疮丙酸杆菌移生、炎性介质及炎症有关。痤疮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是由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分泌影响、细菌及皮脂作用、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对痤疮的治疗应采

3、取局部和全身相结合综合办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痤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收治的痤疮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4岁。病程1〜20年,其中l°3例,lI°10例,lll°13例,IV°4例。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脓疮、结节、瘢痕,为毛囊U黑头和白头。1.2方法1.2.1全身治疗对较重病例除局部用药外可冋吋选服以下药物。①锌制剂:选择硫酸锌片、硫酸锌溶

4、液、甘草锌胶囊等口服。②抗生素类:对炎症较明显的痤疮,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第1周,0.5g/次,4次/d,U服,第2周至第4周改为0.5g/次,3次/d,以后减为0.25〜0.5g/d,再维持1个月。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与脂酶活性;也可用米诺环素,开始100〜200mg/d,炎症减轻后改为50mg/d;多西环素,幵始200mg/d,炎症减轻后改为100mg/d。③维甲酸:对结节性、囊肿性及聚合性痤疮可用13-顺维甲酸口服,0.5〜lmg/(kg?d),连用4〜8周;也可用维胺脂25〜50mg/d,1个月为一疗程

5、。肝。肾功能障碍及育龄期妇女慎用。④雌激素类:对病情严重或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女性患者可短期试用,常用己烯雌酚0.5〜lmg/d,于月经后5d开始口服,连服21d,下个月经周期再重复使用。1.2.2局部治疗①过氧化苯甲酰:为苯甲酸的氧化物,具冇杀菌、角质剥脱和角质溶解作用,并可减少皮脂及游离脂肪酸。据报道用药2周后可使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减少98%,因而对痤疮奋较好效果,外用1〜2月后有效率在90%左右。常用浓度为2.5%〜10%,可制成霜剂、洗剂、明胶剂外用[1]。约1%〜2.5%病人可发生接触性皮炎,为避免

6、这种不良反应,开始用药吋最好用低浓度,逐渐增加。②抗生素:常用的有1%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等。一般制成酒精溶液外用,每天2次,也可用溶液剂、明胶剂等。对干燥皮肤可用霜剂。抗生素局部应用能穿入毛囊,使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减少,对脓疱性痤疮效果最好,对囊肿性较差。在制剂中加入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增加抗炎作用,提高疗效。③维A酸:可制成溶剂、霜剂或明胶剂,浓度为0.025%〜0.1%,常用0.05%霜齐IJ,部分病例可有局部刺激反应,故开始应用时每天1次或隔日1次。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可提高疗效,

7、减少不良反应。本药对小粉刺效果较好,对脓疱性和囊肿性效果较差。与过氧化苯甲酰联合应用(早晚分开各用1种)效果更好。④壬二酸:有抑菌及减少皮脂分泌作用,常用15%霜剂,对痤疮有一定疗效。⑤硫黄、雷琐辛:为传统的治疗痤疮药物,虽有被上述几类药物代替的趋势,但目前仍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为复方硫黄洗剂、2%雷琐辛酊剂等。1.3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1.结果30例痤疮患者经临床治疗,13例,好转14例,未愈3例

8、,总奋效率为90.00%。2.讨论痤疮主要病理变化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丘疹性皮损,可见毛囊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白头粉刺内容物为角化及角化不全的细胞、皮脂及微生物,黑头粉刺顶端的黑色是由于黑色素所致。如炎症发展导致毛囊壁破裂,粉刺内容物进入真皮,则可形成脓疱,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并可见到异物巨细胞。浸润往下深入发展,范围扩大,则成为结节损害。严重痤疮炎症范围广泛,可见到组织坏死和人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