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

ID:27337102

大小:1.45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复习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导读1、中共三大的召开第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

2、合作的实现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第15课北伐战争时间:地点:内容:作用:广州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20日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第15课北伐战争(1)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运动均告失败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二大规定:中共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2)共产党成立初期力量弱小,需要寻求盟友建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创办者:作用:广州黄埔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的建立军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4年5月国民党(孙中山)第15课北伐战争3、创办黄埔军校二、北伐胜利进军1、准备(背景):(1)政治准备:(2)军事准备:召开国民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创建国

4、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第15课北伐战争3、目标:4、对象:5、主要战场:6、英雄部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叶挺第四军独立团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第15课北伐战争2、时间: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15课北伐战争6、重要战役及经过:贺胜桥、汀泗桥、武昌战役(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攻占南京、浙江、上海。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7、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第15课北伐战争农民协会组织发展壮大。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1、国共两党合作,

5、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2、北伐师出有名,属于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问题思考8、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第15课北伐战争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年4月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南京时间:地点:第15课北伐战争9、南京国

6、民政府的建立:第15课北伐战争10、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_______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张学良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第15课北伐战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南昌起义1、背景:大革命失败2、时间、地点:3、领导者:4、意义:1927年8月1日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通过了土地革

7、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内容:汉口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八七会议”的召开1、时间:2、地点:3、领导人: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4、结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2、秋收起义3、三湾改编时间:地点:意义: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927年9月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相关史事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