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

ID:27354795

大小:159.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11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高二_班第_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简单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体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2.了解能层、能级的概念。3.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屮体会科学探宄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重点难点】1.能层、能级的概念的建立(重点)2.波尔原子结构模型(难点)【新课导学】一、开天辟地一一原子的诞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1、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的时间?年2、宇宙中S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元素3、宇宙

2、年龄有多大?亿年4、地球年龄有多大?亿年二、能层与能级1、能层电子层我们知道,多电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电子能量的差异,可以把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并用符号K、L、M、N、0、P、Q表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思考】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在几个能层上?个2、M层是第几能层?3、能层:根据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2、能级一一电子亚层能级: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同,分为不同的能级。阅读教材,完成下表能层㈧—'三四五/、七符号KLMN0pQ能级⑺Is2s2p3s3p3d

3、4s4p4d4f5s•••最多电子数22626102610142••番2818322n2①能层的能级数=②各能级可容纳最多电子数按s、p、d、f...顺序依次为_【典例解悟】1.比较卜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l)2s3s(2)2s3d(3)3p3s(4)4f6f(5)3d4s(6)3px3p2【小结】相同电子层上不同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ns

4、pz;对于处在不同能层的原子轨道不同的能级,电子排布的先后次序为ns、(n一2)f、(门一l)d^np©三、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原子概念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哲学家在探讨-•滴水是否可以无限次分割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无论进行多少次分割,它都是水,而古希腊哲学家徳谟克利特,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水或者任何一种物质,都不能无限次的分割,它们在若干次分割以后,最终会得到一种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徳谟克利特把它们叫做原子。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至此才有了原子的概念。(原子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不

5、可分的意思。)【思考】1、谁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概念?2、他认为原子能否再分?(“是”或“否”)3、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简述你的理由2、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1)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1803年)1803年10月,在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的一次活动中,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第一次提出了他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是一种坚实且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不同的元素有着不同的原子。约翰.道尔顿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真的是一种不可再分的球体吗?1858年,徳国物理学家普S克在利用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了阴

6、极射线.普吕克利用真空泵,发现当玻璃管内空气稀薄到一定程度时,管内的放电现象逐渐消失,这时在阴极对面的玻璃管壁上出现了绿色荧光.当改变管外所加的磁场时,荧光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可见,这种荧光是从阴极所发出的射线撞击玻璃管壁所产生的。汤姆生利用当吋最先进的真空技术获得高真空,终于使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发生了稳定的电偏转,从偏转方向也明确表明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汤姆生于1907年4月30H宣布了他的发现。后来人们命名这种粒子为电子。电子是人类所认识的第一种基本粒子。这种粒子质量不及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电子的发现动

7、摇了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让当吋的人们认识到原子当中还存在这么一种带负电荷的微粒。1、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吋间?年2、道尔顿认为原子能否再分?(填“是”或“否”)3、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是一种(填“实心”或“空心”)的小球。4、道尔顿模型不能解释原子屮存在电子,你能设计一个新的模型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吗?(2)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1904年〉汤姆生认为:原子带正电的部分应充斥整个原子,很小很轻的电子镶嵌在球体的某些同定位罝,正象葡萄干嵌在面包中那样,这就是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a粒子散射实

8、验视频现象】a粒子一一氨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的运动方向2.—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來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思考】1、为什么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不能解释a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2、由a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原子A部应该具有那些结构?原子屮存在一个体积(填“很大”或“很小)的粒子,带(填”正“或”负“)电,质量儿乎全部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