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ID:27355056

大小:6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上传者:U-991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_第1页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_第2页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张军辛梅平李明霞祁培春(山东省安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安丘262100)【中图分类号】R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380-02【摘要】目的了解安丘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发病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安丘市2009年死亡报告资料,对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9年安丘市共报告死亡4264例,其中心脏病1601例,占37.55%;恶性肿瘤989例,占23.19%;脑血管疾病787例,占18.46%;事故(意外伤害)370例,占8.68°%;呼吸系统疾病123例,占2.88%;高血压病72例,占1.69%。男性2510例,占58.86%;女性1754例,占41.14%,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关键词】死因监测慢性病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昂贵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为掌握安丘市慢性病发病及分布规律,为制定防治规划及预防干预措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安丘市2009年慢性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如下:1资料来源安丘市自2010年1月1H起,开展全死因监测,全市统一使用标准格式的《居民死亡证明书》四联单,由各医疗机构对所有死亡病例进行网络报告。2009年1月1日一2009年12月31日共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死 亡病例4264例。2结果2.1死亡原因构成比2009年共报告4264例,其中本年度死亡报告排名前6位的死因分别是心脏病1601例,占37.55%;恶性肿瘤989例,占23.19%;脑血管疾病787例,占18.46%;事故(意外伤害)370例,占8.68%;呼吸系统疾病123例,占2.88%;高血压病72例,占1.69%;其它疾病322例,占7.55%。前六位疾病死亡3942例,占92.45%,死亡率远大于其它疾病。男性2510例,占58.86°%,女性1754例,占41.14%,男性高于女性。见表1。2.26种慢病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23讨论3.1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市死亡报告前六位依次顺位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事故(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可见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主要的死亡报告病种。许多人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及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1】。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人群高血压的干预防治工作,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3.2从年龄别结构看,60〜岁以上年龄组占71.34%,这可能与老年人生理机能普遍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有关,加上老年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慢病相关危险行为因素较难改变,因而老年人易成为慢病的患病主体。可见在慢病的防治过程中,对于老年人群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总之,慢性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患,它是遗传、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等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全世界致死 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因此对于慢病的预防,只有采取整合的预防策略才是最有效的。只冇政府极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干预手段,使人们的慢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发生改变,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奋效地降低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参考文献[1】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对苏发病和死亡的归因危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1):42.[2】李立明,吕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新进展[」].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3):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