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ID:27374103

大小:1.7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2-01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_第1页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_第2页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_第3页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_第4页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外力作用形成 的地貌》考纲点击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掌握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3.举例说明流水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考情播报1.以区域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2.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风力、海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

2、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的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风蚀沟谷风力侵蚀地貌柴达木的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黄河壶口瀑布流水侵蚀地貌流水溶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海浪侵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海浪堆积地貌三、外力作用的时空差异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而太阳辐射能具有时空差异性,所以外力作用具有时空差异性,所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不同。比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

3、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的海蚀柱、沙滩等。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比如: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四、各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表形态上是相互联系的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

4、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1、请同学们思考这段文字说明了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经过哪些外力作用所形成?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哪种外力的什么作用形成的?3、黄土高原上被流水搬运走的泥沙对那种地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1、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12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

5、、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A.沙尘暴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河谷形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如下表)五、河流地貌的发育以向下和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横剖面呈“”型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侵蚀,堆积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型向源头侵蚀V河谷两岸凹岸凸岸U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以下蚀

6、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V”型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河湾河谷横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形成。(2)类型:冲积平原,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流中下游)和(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海滨地区)三部分组成。河流搬运能力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

7、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图示法记忆河谷的形态分布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

8、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1.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1)甲处的地貌类型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峰林 滑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