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

ID:27396788

大小:5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材第90页活动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

2、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教材第93页活动1.图5.16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

3、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2.①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②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7“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

4、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1~3题。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C.生产成本D.劳动力质量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3.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降低能耗、

5、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7使其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至东南亚、非洲。故选C。第2题,最先移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汽车制造业是技术导向型,可口可乐饮料、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故选D。第3题,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6、,来提高产品利润。单纯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工资和土地成本不可能下降,只会随着经济发展在上升。故选D。答案:1.C 2.D 3.D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回答4~5题。4.关于日韩产业转移对山东省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C.增加就业机会D.改善环境质量5.若日韩产业大量转移,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B.改善环境质量C.增加就业机会D.不利于经济发展解

7、析:日韩产业向山东省转移,有利于该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若日韩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会导致其国内就业机会减少,但有利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且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选B项。答案:4.D 5.B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6~7题。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C.技术D.交通7.由上图可知(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

8、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7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6题,最初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7题,①②均描述正确,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一些高耗能,污染严重企业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应取决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才是产业升级的动力。答案:6.B 7.A8.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