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ID:27412726

大小:26.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3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_第1页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_第2页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_第3页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_第4页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环境科学2013级杨巧巧2134122115董彩云213412日期:2014年10月23日电话:杨巧巧18943703558董彩云18844705892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以及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其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2、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以大学生寝室为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含义及功能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寝室文化【正文快照】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广义上的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系统内又可分为若干个层次: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制度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确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构造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

3、也有论者将校园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次,而所谓环境文化是指以环境为载体,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硬件和软件。具体表述有差异,但其内涵都是基本相同的。校园文化的特征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第三,

4、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

5、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造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校园文化的宗旨与任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

6、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或根本理念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道德观)为指导。第二,坚持“四育人”的要求。教育部曾经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后来又补充“环境育人”。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重点,应当是反映学校有传统、有特色的优良校风

7、(包括教风、学风),即一个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与创造良好的环境相结合,一指自然的环境,二指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一)以学生为本,调动广大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让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特别是实际训练成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会合作的人。(三)网络建设与管理不可忽视。网络、电脑是人们获得知识、信息新的手段与方式。也是交流思想,谈心交友的无拘无束的场合和自由的天地。孙全玉在《现代校长》2007年第7期上《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育人功能》校园文

8、化的特征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