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ID:27433614

大小:7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中国地理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0讲中国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安徽八校一模)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C.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D.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可知,①为大兴安岭,②为武夷山,③为太行山,④为喜马拉雅山。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A

2、正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武夷山附近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③太行山附近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C正确。答案:1.A 2.C(2018·湖北重点中学模拟)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m以上。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不同。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及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趋势一致B.气温相对高的月份南北坡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温垂直递减率C

3、.南北坡的最大值均为夏季,最小值均为冬季D.年均气温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4.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日照时数高B.地形阻挡,气流下沉C.植被覆盖率高D.风速大解析:第3题,图示夏半年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都较高,而冬半年较低,故B正确。图示南北坡在4-7月变化趋势相反,则A错误;南坡最大值在4月份,为春季,则C错误;计算可知,北坡年均气温垂直递减率要大于南坡,则D错误。第4题,夏季盛行偏南风,南坡为迎风坡,气流上升释放热量而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小;北坡为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而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答案:3.B 4.B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浑

4、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浑浊的“清浊倒置”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和水库建设、流域降水、水面风浪、采砂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下图为2000-2006年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平均透明度变化图。读图,完成5~7题。5.“清浊倒置”现象可能发生于(  )A.2001年B.2003年C.2004年D.2006年6.“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流域内坡地开垦②三峡水库蓄水③鄱阳湖船只采砂④长江船只采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下列月份中,最可能发生“清浊倒置”现象的是(  )A.3月B.5月C.7月D.9月解析:第5题,读图,根据图例,江水清澈是

5、江水的透明度高,即含沙量较小,2004至2005年长江水体透明度(含沙量)与鄱阳湖保持一致,不可能发生“清浊倒置”现象,2004年以前长江水体透明度低于鄱阳湖,即长江含沙量较大,不可能发生“清浊倒置”现象,所以“清浊倒置”现象只可能发生于2006年,D选项正确。第6题,“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三峡水库蓄水,泥沙在库区沉积,使长江中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透明度较高,因此②说法是“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域内坡地开垦,水土流失多,河流含沙量增加,可能导致河流透明度降低,因此①说法错误;鄱阳湖船只采砂,破坏河床,加剧湖水的浑浊,湖泊含沙量增加,导致湖水透明度变差,因此③说法

6、是“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江船只采砂会使长江含沙量增加,江水透明度下降,因此④说法错误。因此C选项正确。第7题,3月正是长江和鄱阳湖的枯水季节,上游来水经三峡水库截流后,绝大多数泥沙沉淀在水库中,因而水质变得清澈。然而鄱阳湖枯水期间,大量采砂船只在鄱阳湖采砂,湖水含沙量急剧上升,导致“清浊倒置”现象发生,因此A选项正确。答案:5.D 6.C 7.A(2018·泰安模拟)读我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8~9题。项目地区  粮食产量(百万吨)人均粮食(吨/人)人均耕地(公顷/人)水稻小麦玉米甲40.2150.80.18乙1872.50.50.06

7、丙3.523130.50.08丁130.10.70.20.04全国—0.40.038.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A.江苏、山东、广东B.北京、吉林、江苏C.吉林、江苏、山东D.广东、北京、吉林9.与全国相比,丁地区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D.人口增长较快解析:第8题,读表格,甲省人均粮食、人均耕地较高,说明地广人稀,应在东北地区;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