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

ID:27435295

大小:119.2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3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_第1页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_第2页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_第3页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_第4页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授课计划模板》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计划(2016-2017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专业所属系部:食品药品系适用班级:15级食品检测一班、15级食品检测二班、15级食品加工一班、15级营养与食品卫生一班、15级烹饪与营养一班授课教师:郑韵、郭艳静-11-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教务处制-11-编写说明1.通过研读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课程开设的目的。2.通过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提要需按项目、任务(单元、章节)填写,主要以典型的项目、任务、课题、案例等为单元设计教学内容,并指出每个单元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2、4.课程性质是指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5.课程类型是指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等。6.考试(考核)形式是指试卷考试、大作业、项目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和其它等。7.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本课程中应掌握的技术(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尤其要明确本课程培养学生哪些职业能力。8.授课场地指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训(验)室、机房、语音室、体育馆和其它等场所。9.授课方式是指讲授、演示、实验、实训、上机、教学做合一、习题、讨论、实地考察、参观、讲座和其它等。注意:1.课程名称必须使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名称,不能采

3、用教材名称。2.授课计划周次安排需要与学院教学进程表一致。3.平行班使用同一授课计划。4.此表一式4份,教务处、系(部)和教研室各存档一份,教师本人一份。-11-(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代码BZ01120适用专业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营养与食品卫生、烹饪与营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A类学分2总课时数32周课时2理论课时32实践课时0机动课时6考核课时2(二)课程简介《食品质量与安全》从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介绍了对确保食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法规、标准

4、、组织、保证体系、规范,重点介绍了以保证食品安全质量为目的的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和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系列以及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和方法等。《食品质量与安全》是食品检验及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三)课程定位与作用《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我系食品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食品在从原料到餐桌整个食物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掌握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毕业后能够指导企业的产品的品质管理工作,使得学

5、生能够将所学的课程综合运用,解决工作岗位上的生产实际问题。同时了解食品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发展方-11-向,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食品生产、质量检验、控制及评价工作的需要。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四)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食品质量设计及食品法律与标准等基础知识;(2)重点掌握食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族、ISO22000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及GMP、SSOP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2)能够找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并进行正确评

6、价;(2)能够完成GMP、SSOP、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3)能够进行各种质量体系的认证;(4)熟练掌握食品品质管理基本技能,与企业岗位无缝接合。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意识,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企业生存的安危的理念;(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五)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求、目标无(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模块教学、现场-11-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绿色

7、保鲜理念与贮藏技术知识应用的能力,学习能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团队融合、工作技巧)等。1)“教、学、做合一”教学法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即教师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再进行演示,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学生通过学与做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提供真实案例的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分析、集体分析或案情分析会的形式对案例开展讨论。以学

8、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从旁加以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现场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到食品企业、大型超市、大型配送中心、大型仓储中心等单位参观实践,请兼职教师讲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