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排序法》ppt课件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

ID:27438246

大小:286.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30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_第1页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_第2页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_第3页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_第4页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律诗排序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律诗排序法夏日怀友徐玑1月生林欲晓2雨过夜如秋3流水阶除静4远忆荷花浦5孤眠得自由6有梦即俱游7谁吟杜若洲8良宵恐无梦序号:35124786律诗,是和绝句一起在唐代出现的一种新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比,它们的形式更整齐,节奏更为和谐,但限制也更多。人们一般将律诗与绝句一起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诗。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给律诗排列顺序,出发点是要求能掌握律诗的一般特点,并通过诗句的排列理解其内容。那么,在解题时,我们应该如何排列律诗诗句的顺序呢?这就需要我们能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一、看韵脚近体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律诗句数固定,均为八句),

2、句有定字(每句诗的字数固定,均为五字或七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偶句押韵),字有定声(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就用韵来说,律诗一般八句,用四韵或五韵,且“韵有定位”,即二、四、六、八四个偶句的末字押韵,首句的末字可押可不押(七言律诗以第一句入韵为正规,五言律诗以第一句不入韵为正规)。根据这一个特点,我们有时可以排定律诗的顺序。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①总为浮云能蔽日②凤去台空江自流 ③吴宫花草埋幽径④三山半落青天外⑤晋代衣冠成古丘⑥长安不见使人愁⑦凤凰台上凤凰游⑧一水中分白鹭洲从所给诗句中,我们可以找出五个韵脚:游、流、丘、洲、愁,根据律诗

3、的押韵规律,不押韵的诗句不能作偶句,所以①③④等句不能作偶句。答案:B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⑦凤凰台上凤凰游②凤去台空江自流③吴宫花草埋幽径⑤晋代衣冠成古丘④三山半落青天外⑧一水中分白鹭洲①总为浮云能蔽日⑥长安不见使人愁二:看对仗律诗一般八句,每两句成为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律诗的中间两联的出句和对句要对仗,也就是说,如果一首律诗共有两联是对仗的,那这两联一定是颔联和颈联。首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对仗是指两句的句法结构相同,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4、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联对仗工整,每一联的句法结构完全相同。也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如“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山石细”对“海波平”。杜甫《蜀相》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三顾频烦天下计 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丞相祠堂何处寻 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出师未捷身先死 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映阶碧草自春色A、④⑦⑧⑤②③⑥①B、④⑦⑥①②③⑧⑤C、④⑦②③⑧⑤⑥①D、⑧⑤⑥①④⑦②③从押韵的角度看,偶句都是押韵的,无法正确排序,如果分析其对仗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④⑦句和⑥①句都不是对仗的,因此,这两联是不能放在颔联和颈联的位置的,由此,可以断定,答案只能是答案:A杜甫《

5、蜀相》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映阶碧草自春色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②三顾频烦天下计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⑥出师未捷身先死①长使英雄泪满襟三、看内容有的时候,仅仅从押韵和对仗的角度,还不能确定律诗的顺序,这就要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了。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这四个层次安排不当,诗意便不能连贯。这对我们排列诗序是大有帮助的。王维《山居秋暝》①莲动下鱼舟②天气晚来秋 ③明月松间照④王孙自可留 ⑤竹喧归浣女⑥空山新雨后 ⑦随意春芳歇⑧清泉石上流A、⑧③⑤①⑦④⑥②B、⑥②⑤①③⑧⑦④C、⑥②③⑧⑤①⑦④D、⑤①⑥②③

6、⑧④⑦根据押韵和对仗的要求,我们可以轻易地排除A和D项,而B和C项都是偶句押韵,并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到底该选哪一项呢?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分析判断了。首联⑥②句是起始破题,交代了时间、季节,按规律,颔联应该是“承”,描摹景物,而③⑧句正是写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然后是“转”,由⑤①句可以看出颈联由对自然景的描摹转入写人的活动,最后⑦④两句作者水到渠成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过隐居生活的愿望。C王维《山居秋暝》 ⑥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③明月松间照⑧清泉石上流 ⑤竹喧归浣女①莲动下鱼舟⑦随意春芳歇④王孙自可留四、看平仄当然,在解答律诗排序题时,还应该考虑到平仄的因素,因为平仄是近体诗非常

7、重要的一个格律因素,但是,近体诗的平仄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复杂了些。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详见杜甫诗三首平仄规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指第几个字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