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

ID:27448217

大小:48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_第1页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_第2页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_第3页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_第4页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十年沧桑 怀念合钢的岁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十年沧桑怀念合钢的岁月(组图)  当年隆隆高炉,今在否?合肥钢铁厂是在包公墓、李鸿章墓和张德胜墓“一里三公”的地方建立起来的,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12日起,路过合肥市合裕路的人会发现,合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已经走进了历史,这一天,马钢(合肥)钢铁公司正式挂牌。在这一例省内重组案中,马钢股份持股比例为71%,占据绝对的控股权……合钢完成了她曾经的光荣与梦想!现如今,华发改朱颜安徽省炼的第一炉钢水就是出自合钢。她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是地方骨干钢铁企业,是国家冶金工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毛泽东曾来过两次,邓小平

2、、彭真等都考察过合钢。合钢当初的产品从合金钢、板、管、线、型都齐全,产品畅销半个中国,为国家建设做过极大贡献。这个大型钢铁企业占地面积644万平方米,曾拥有企业员工2.4万人,有矿山及20余家生产企业。走进位于合肥市和平东路的合钢老厂区,可以看到至今还在使用的50多年前的红砖小楼房。当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在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候,这些楼房就像今天的小别墅一样令人瞩目。当年像个小社会的合钢生活区的条件很好,有自己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电影院、食堂、冰棒厂……这一切,在计划经济年代绝大多数人是享受不到的。网上只要有关于合钢

3、的帖子,大量跟帖的人无不怀念火红年代合钢的美好生活。一位网友说:那时候的合钢厂小区可谓合肥一流,曾经的辉煌之地,现如今也随着合钢电影院一起没落了。很多网友都很怀念合钢电影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它承载着不少合肥人的回忆,陪伴了几代合肥人的成长。  局外人,无语看波澜因为资源有限,因为国企发展的种种弊端,合肥钢铁厂在2005年宣布破产,自此,合钢令人羡慕的繁华不复存在,所有的合钢人以及热爱合钢的人都伤感不已。今天,我们在老厂区看到的是很多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平房、废弃的高大厂房车间、各种特种设备……还有断壁残垣、满目沧

4、桑的宁静,以及与当今火热的经济建设不相协调的落后景象,还有定格在30多年前的一幕幕。在一幢三层的红砖楼前,70多岁的王大爷介绍,这些房子都是合钢在建厂不久盖的职工住房,听说以后要改造的,王大爷显得很高兴。我在这幢红砖楼前的山墙上看到一条几十年前的标语:“共产党万岁!”距这些高档住房不远处,是一排排小平房,这些也是当年合钢的职工宿舍,有的还是三代同堂。住在平房里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是合钢的职工子弟,目前在外面上班,晚上她和女儿一起在平房前的小空地吃饭,桌子上摆有三菜一汤。听说我在采访,几位大妈都你一句我一句地发表着对时下状况的意

5、见,但总体都是希望将这个地方能开发一下,她们可以按人头分到现代化的住宅楼。一片平房的对面是一个职工食堂,食堂是一幢不大的平房,正门上方还有当年颇为流行的手写体繁体字“职工餐厅”。房顶上还有一排烟囱,可见当年这里人行如梭热闹非凡,人们来这里排队买菜买饭打开水……在靠近郎溪路的一片平房里,有四座水塔状的建筑。60多岁的张大爷正在门口乘凉,他曾是合钢职工,因患过脑梗塞,说话不清楚,在他家人的翻译下我才明白,这是1958年“大办钢铁”时的小高炉。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合钢集团职工生活区域形成了近13000户的规模,其中有6000多户属六十年

6、代末、七十年代初所建平房和集体宿舍,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条件简陋、房屋结构老化。看到我脖子上挂了个好大的照相机在老厂区的家属区乱窜,大爷大妈们以为是测绘局的,都笑眯眯地问什么时候能住上新规划的房子……  老厂房,斜阳映沧桑与合钢同期的许多工厂,厂房都不复存在,要想完整地看到合肥工业发展的历史,大概只有合钢了。汪德义先生是位老合肥,他有同事和同学在合钢工作,因此对合钢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常常带相机到合钢拍照片。他向我说起一段往事:几年前,中央电视台一个庞大的摄制组来合肥钢铁公司拍摄一部名叫《团委书记》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安营扎寨后感叹:

7、这个已经陈旧的厂区成了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最佳外景地之一。这件事令合钢及陪同人员很有感触。原来这些原本几近败落即将被拆除的旧建筑物、已经不再使用的设备,还有这么高的利用价值:拍摄电影电视剧!场景搭建得再逼真也不如原汁原味的好,像合钢公司这样保存完好的50年代建设的旧厂房,在国内已不多见了,拥有一片工业文明遗存的资源,要保护好这一段城市和时代的印记。“与合钢同期的许多工厂,厂房都不复存在,要想完整地看到合肥工业发展的历史,大概只有合钢了。”汪德义不住感慨:这里的一间旧的厂房是历史,一台老的设备是历史,一本曾经的台账、一段往昔的记事本,同

8、样也是历史,它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着合肥的工业史……50年前、40年前、30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是时代的印记,我们有义务有选择性地将其真实地保存。北京、上海等将老厂区聪明地变成了文化艺术区和旅游景点。如北京798文化艺术区、上海八号桥成为其城市别出心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