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

ID:27504367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_第1页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_第2页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_第3页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_第4页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家畜支气管炎的发生、诊断和中西医疗法1病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气候多变的季节较为多见。家畜圈舍破烂不堪,栏地潮湿,经常受风寒湿邪侵袭,或冬天多食冰冻草料,或劳役后被风寒之邪侵袭,导致本病。天气酷热,久旱不雨,劳役过重,过多吸入热气,或过多采食热草料,胃内受热草过多,使热气上逆于肺,而发生本病。长期饲养较差而又劳役过度,引起气血亏损,亦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2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可分为2个方面,外因主要是感受六淫之邪,如风寒、风热,造成肺气壅

2、遏不宜,肃降失常,不能将浊气排出,痰液凝聚,故肺气清浊不分,即令咳嗽。内因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亏虚所致。  寒湿伤脾,而脾喜躁恶湿,否则脾气不能上升于肺,肺气清浊不分,而发咳嗽。  热积胃肠,热蒸于肺,肺肾阴虚,肺内热熬灼津液,引起肺之津液干枯,肺气不和,清浊不分,即发咳嗽。  肾气虚弱,则气化无权,水气上逆于肺,肺气清浊不分,而发咳嗽。  3症状  临床上急性支气管炎,以风寒型、风热型、燥热型等多见,慢性支气管炎以劳伤型多见。  3.1风寒型  病初多伴外感表征。病畜食欲不振,咳嗽剧烈有力

3、,鼻流清涕,被毛竖立,耳鼻俱凉,口淡而润,脉多浮紧,或见恶寒,发热,遇暖咳轻,遇寒咳重。  3.2风热型  病畜食欲减退,眼睛发红,鼻镜微燥,鼻流稠涕,咳嗽不爽,呼吸微喘,小便黄短,口色红而乏津,口内发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3.3燥热型  多因风寒化热或风燥所致。病畜咳嗽有力而痰少或干咳无痰,鼻镜干燥,鼻流黄涕,呼吸气粗喘促,白天咳重,大便干燥,小便黄短,口色赤红而燥,脉洪数。  3.4劳伤型  多发生于年老体弱之畜。病畜咳嗽低弱无力,昼轻夜重,呼吸喘促,形体消瘦,行走无力。属阳虚者痰多而黏

4、,舌红少苔,脉细数。  4证候分析  因风寒、风热、燥热自皮毛或呼吸道而侵染于肺,致使肺失肃降,肺气不宜,津液化痰,痰液凝聚,故见咳嗽,呼吸微喘或喘促,身体消瘦。痰多而稀,怕冷喜暖,口色淡,苔薄白,脉沉细,为肺肾阳虚偏寒所致。本文由.L.收集整理痰少而黏,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肺肾阴虚阳盛偏热所致。  5诊断要点  5.1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为主要症状,体温微热,有时比正常体温升高1.5~2.0℃,可持续2~3天。先有干咳,咳嗽伴有痛苦,后转为湿咳,出现支气管啰音。若蔓延到细支气管,体温持续升高,

5、呼吸困难,脉洪,舌红干燥,并发现支气管啰音及捻发音。痰液为黏液或黏液脓性呈灰白色,有时带黄色,由两侧鼻孔流出。  5.2慢性支气管炎  多为长期反复咳嗽病史,仅在运动及冷空气后,常常引起剧烈的咳嗽。病畜一般无体温变化,偶而发生低热和呼吸困难。  6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肺出血、肺水肿进行鉴别诊断。  6.1支气管肺炎  体温维持在40~41℃,呼吸循环明显衰竭,听诊时可听到混合性呼吸音、啰音及捻发音等。  6.2肺气肿  一般体温无变化,不常有咳嗽,即或偶发咳嗽,则无力而延长

6、,听诊可听到肺部爆裂音,肺部叩诊呈半浊音。  6.3肺出血和肺水肿  系突然发生,病势急速,并有泡沫状血样或淡黄色鼻液。  7论治  7.1风寒型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内服杏苏饮加减,方为杏仁30g、紫苏叶30g、前胡30g、陈皮30g、荆芥30g、桔梗30g、青皮15g、姜半夏25g、冬桑叶20g、甘草15g、生姜15g,共煎水内服。或者用荆芥30g、半夏25g、百部30g、紫菀30g、贝母15g、百合20g、瓜蒌20g、沙参20g、陈皮30g、远志15g、甘草15g,共煎水,候温灌服。  

7、7.2风热型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可用黄连30g、山豆根30g、黑元参30g、天花粉30g、黄栀子25g、金银花25g、黄柏30g、麦冬30g、桔梗30g、杏仁20g、牛蒡子25g、马兜铃20g、大芦根30g、款冬花25g、百部30g、甘草15g,共煎水内服。也可内服桑菊饮加减,方为冬桑叶45g、白菊花30g、苦杏仁30g、鲜芦根45g、炙栀子25g、薄荷叶20g、连翘壳45g、桔梗45g、甘草15g,共煎水内服。  7.3燥热型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可用黄芩60g、麻黄30g、大黄60g、

8、杏仁30g、生石膏500g、天花粉60g、桑白皮30g、苏叶15g、小茴香15g、白芍30g、薏苡仁60g、厚朴15g、枳壳15g,水煎去渣,冲白糖150g内服。或用知母45g、贝母25g、款冬花30g、桔梗25g、杏仁25g、陈皮25g、百部30g、旋覆花25g、黄芩45g、百合30g、石膏60g,共煎水内服。  7.4劳伤型以养阴益气、化痰止咳  用炙半夏30g、苍术30g、杏仁25g、枇杷叶25g、苏叶25g、茯苓20g、甘草15g、淡豆鼓60g、葱白30g,共煎水,调蜂蜜120g灌服。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