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ID:2750506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_第1页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_第2页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_第3页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_第4页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和有关问题实证主义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不可须臾或离。中国史学自司马迁起就是实证主义的,至宋代加入义理,并完善叙述法。清代出现考据学高潮,民初兼采考古学成果和西方考证方法,益臻完善。其后,一度陷入教条主义决定论,但并未抛弃实证原则,近20年来。实证内容更加丰富,达于昌盛。西方史学曾长期受制于神学,文艺复兴后,到l9世纪才有兰克(L.vonRanke)的实证主义史学。然自l9世纪末即出现批判思想,并于20世纪初、30年代、50年代形成三次反对实证主义的高潮。这三次高潮并未根本动摇史学的实证传统,但提出不少问题,丰富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下面我想就三次高潮中争论的

2、几个问题略述拙见,向方家求教。19世纪西方的实证主义,按照孔德(AConte)的理论,是把原来视为艺术的史学比同于自然科学,先确定史实,再找出规律。于是史学家热情发掘史料,考据和重订史实,成绩斐然;而寻找规律则迟无成就。其中有语言学和法学两种考证方法,颇具功效。1859年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史学进一步向自然科学靠拢,进化论方法进入实证主义,麦特兰(F.atiland)史学名重一对。这里我想提一下,语言学的考据法实即中国的训诂学,惟音义外并重句之构造。傅斯年留德归国创历史语言研究所;陈寅恪治史,通十数种古今语言,30年代史学家皆重训诂。今青年学者对此似有忽略。其实不仅古史,治近代史

3、亦有语言问题,如“民主”一词,在五四前后、解放前后含义有异。当代西方史家,如美国海登·怀特(Hyder.Foucault)从语言结构、话语情态上重建语言考证学,可资注意。20世纪初的第一次批判实证主义高潮,主要是新康德主义的许多学者,可以克罗齐(B。Croce)为代表,又柯林伍德(R.G.Collingative)两种价值判断。作实证判断时,应将所论事物或行为放在它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来考虑,不可用今天的标准妄议古人。作规范判断时,则可用今天的历史知识和价值观为准,指出当时人的历史局限性。但要有足够的谦虚,因为我们的知识有限,下一代人也会指出我们判断的历史局限性。30年代第二次对

4、实证主义的冲击来自历史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可以卡尔(E.G.Carr)和贝克尔(C.L.Becker)为代表。卡尔提出,过去的事物经纬万端,历史事实只是根据史学家的要求选择出来的部分,总不免主观的判断。贝克尔更认为,“历史便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只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史学家在“创造”历史之前,“历史事实对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加以史料总是挂一漏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实证主义者要求“如实的说明历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再如海德格尔(M.Heidegger)的“前判断”说,伽达默尔(H.G.Gadarner)的“成见”说,认为史学家总是根据他已有的民族文化和习惯心态来选择、

5、解释历史事实,不得称为实证。对此,我以为应当承认历史认识有相对性,老实证主义者阿克顿(JActon)所企望的那种“极终的历史”是不可能的。我常说,历史研究就是研究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过去的实践,如果已认识清楚就不要去研究了。但历史上总有认识不清楚的东西,己认识清楚的随着知识积累和时代要求又会变得不清楚,需要没完没了地再认识。贝克尔把历史研究比作现在与过去之间“无止境的问答”,伽达默尔说是史实与我们见解之间一次又一次的“游戏”。说得不错,但应补充,每次问答或游戏,都应是历史认识的一个进步。此外,历史认识的缺陷,往往是因为考察的片面性,或过去线性因果关系造成思维的简单化;50年

6、代以来法国年鉴学派提倡的整体史观(holisticperseptive)和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对此大有禅益。对实证主义的第三次攻击来自美国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原是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思想,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埋,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这个学派传入美国后,与美国原有的实用主义结合,产生一种模式法的“科学哲学”,并首先用于历史学,以波普尔和亨普尔为代表。波普尔(K.R.Poppor)以为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同属经验科学,但科学之成为科学不在于它能找到多少例证,而在于合乎逻辑理性。他根本否定了考据学最常用的归纳法,并认为资料不能产生理论,资料比理论“更不可靠”,转而从推理

7、出发,研究逻辑的“覆盖率模式”(coveringlaodel)。亨普尔(C.G.Hempel)完成了这种三段论的模式,却首先要有一个或几个普遍的规律,其次是具备一组事情发生的初始条件。最后推理得出描述或解释,只有这样得出的描述和解释才是科学的历史。这就把实证主义完全撂到一边。我个人一向是反对用模式法研究一般历史的,并不赞成一切决定论、预期论的方法。逻辑实证主义,首先是普遍规律问题。亨普尔也承认他提不出历史本身的普通规律,而是借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已有的规律。一个时代经济的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