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ID:27541429

大小:2.14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01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_第1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_第2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_第3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_第4页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问题:研究“时代主题”有何意义和价值?这涉及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具有大局观和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国内和眼前,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地判断世界大势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反面实例:1793年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马戛里尼使团开放中国口岸的要求,结果50年后中国只能被迫打开国门。主动开放可紧随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发展,被动开放则会陷入被人宰割的境地。乾隆作为还算较为明智的皇帝,作出如此极大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错误决策,主要原因便是对世界大势的不了解。 思

2、考:在座同学是否考虑过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大势对你的人生道路有何影响?个人走好自己的路必须有大局观和远大视野,一个民族或国家就更是如此。概念: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毛泽东继承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这一思想,认为列宁和斯大林所指出的时代

3、及其主题仍未变。在上世纪50年代,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毛泽东的科学分析是: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中国应在做好战争准备的同时努力发展自己。1916年列宁最先明确提出“时代”问题,并指出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斯大林据此将“战争与革命”视作时代的主题。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战争与和平形势的深刻变化,为我国外交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指出亚洲、非洲、拉美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中间地带。根据这一判断,中国在重点加强同亚、非、拉发展中国

4、家的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应重视发展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正常关系。1964年的中法建交可说是这一战略的一大成果。到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世界大势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世界”战略:他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即60年代毛所说的“中间地带之一”在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的基础上,毛泽东认为,中国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外交应以第三世界国家为基础,以第二世界国家为联合对象,把矛头指向第

5、一世界的美国和苏联;而苏联的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更大,因此应把苏联作为反霸的主要打击对象。由此毛泽东进而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理论和战略——联合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欧、日本也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组成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 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对反霸、以及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正常关系、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都起了重要作用。(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邓小平在科学分析世界大势新变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新判断,最终在1985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思想。邓小

6、平的这一思想,富有理论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时代及其主题问题理论的一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发展。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国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各国人民的长期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这

7、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和平成民心所向;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核恐怖平衡”对战争的制约作用;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等。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新判断的意义有关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对我国的内政和外交都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内政的现代化建设上,若维持毛泽东的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判断,我们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和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于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让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只能是按“山、散、洞”原则搞三线建设)。外交上,有了这一新判断,我国才可更有自信地去推动恢复同苏联的正常关系,并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二、世界多极化

8、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联合国会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