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

ID:27580602

大小:4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4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_第1页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_第2页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_第3页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_第4页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摘要:城隍信仰是《聊斋志异》城隍故事产生的根源。在《聊斋志异》城隍故事中,反映出城隍与阳间官员是对应的,既有可以称许赞扬的城隍形象,也有可恨可杀的城隍及其属吏形象。蒲松龄通过城隍故事,描写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关键词:聊斋志异;信仰;城隍中图分类号:1207.419文献标识码:A城隍是我国民俗信仰中的城市保护神,它随着城市的产生而出现,城隍信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城隍”一词连用,首见于班固《两者赋》:“京师修官室,浚城隍。”此处城隍,即是指城池。《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古代建国,范土为城,

2、依城凿池曰隍。城隍之名,即本于此。城隍实际上就是城墙和壕沟,保护着城内民众的安全,后来被神化成为护城安民的神灵。春秋战国时期,地在今河南新郑和商丘的郑、宋两国,均盛行着祭祀城隍活动。三国时,有了城隍庙的记载。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民间神祗中,要数城隍最多了,据笔者统计,共有十七则城隍故事,有的故事中城隍并没有出现,而仅是被他人间接道出或是城隍属吏出现。《聊斋志异》的城隍故事类型比较丰富,表现出城隍的多种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寄托了蒲松龄的深沉思考。一、《聊斋志异》城隍故事产生与城隍信仰有极大关系自明朝开始,城隍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两次下诏改革城隍制度,诏天下州县

3、立城隍庙,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并严格规定城隍等级,将城隍分为都、府、州、县四级,参照当地官署衙门规模修建城隍庙。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朱元璋认为城隍应管理百姓,并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岁时祭祀。清朝依然非常重视城隍信仰,城隍神列入了国家祀典中。清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山川社稷坛庙,文武城隍庙以及乡贤名宦诸祠,皆列于祀典。”正如李化龙《重修城隍庙碑记》所载,“惟城隍一祠,上自京国,下逮州邑,罔不列之祀典,?然备举,且?}正前代名号,一以城隍命秩,何深远也?”[1]558“在一座城市里,‘城隍老爷’恐怕是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2]25明代李贤在《河间新建

4、城隍庙记》里面,把城隍与社稷对举,“社稷所以养民,城隍所以卫民”。镇一级不设城隍,但也有例外。在淄博市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块道光二十六年临淄金岭镇修建城隍庙的碑记,从中可见普通百姓私建城隍庙礼敬城隍实为祈福,与城隍的原始含义相合,表现出城隍信仰在民众中的重要性。城隍信仰在明清地方志中的地图上表现特别明显民众的生活空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鲜明标注出来的除了政治建筑,就是一些宗教性建筑,如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等,而且几乎每个城的城隍庙都被清楚地标识出来。这就是鲜明的以阴间官配阳间官的特征。以蒲松龄家乡淄川为例。在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的城池地图中,城隍庙处于淄川城内显著的位置,与

5、政治中心县堂处于平行的地位。在淄川《幅员图》中,淄川城内仅仅标注了城隍,更加显示了城隍在县域内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城隍信仰在官民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才有了深厚的创作土壤。二、《聊斋志异》中城隍与阳间官员的对应关系按照明朝以来的城隍谱系,城隍为冥间的官员,有品级,与阳间的官员相对应。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阳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阳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阳间的县令。如《吴令》中某公指城隍神而责之曰:“城隍,实主一邑。”①严杞在《黎城县建城隍庙记》中说:“城隍者,一邑之主也。”[3]《公孙夏》中提到了捐资买正定府城隍,《考城隍》中宋公被关帝等神任命为河南

6、一城隍,《老龙船户》中有粵东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城隍故事中城隍常为府县级官吏,更多的是专指县城隍。在清代官员赴任的基本过程中,礼敬城隍是最为要紧的环节。上任次日,新任官吏有谒见城隍之例。据黄六鸿《福惠全书》记载,旧礼:到任三日或次日,谒文庙及城隍庙常祀。而对于履新守令而言,城隍无异于“本境之主”。下车伊始,必致礼牒告,故有新官之“告城隍文”。官吏以恪尽职守、为民叨福而举誓。城隍庙是与地方官府相对应的冥府,地方官府与冥府,共同治理所辖的民众,阳间官府管不了的事,阴间官府来管理。城隍与阳间官员的互动,往往是通过梦境等幻觉状态来实现的。如《老龙船户》中城隍入朱公之梦境而告知其真凶。城隍在神

7、灵体系中神格并不是很高,在《聊斋志异》中,城隍的上司有郡司、冥王等,而且还有更高级别神祗,如灌口二郎、关帝、泰山(东岳)帝君等,城隍的选拔任用、对冥间官员的监察、对冤案的平反,都是这些高级别神祗的职责。作为冥间的地方官,与百姓关系密切,民间认为,城隍为管理亡魂的神,城隍掌管州县民众的生死与性命。城隍不仅是城市的保护神,而且还取代了一部分阎罗王的职能,成为阎罗阴司派出机构的冥官和阴阳两界(现世尤其是来世)的司法神,他负责所辖地的人死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