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

ID:27582068

大小:65.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_第1页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_第2页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_第3页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_第4页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刘国芳(中井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摘要】《文心雕龙·情采》篇主要对思想感情和文采在文章中的地位以及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认为文学创作的根木任务是”为情而造文",文章必须表达蓄积在胸的真实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肯定了华美言辞的必要性,强调"情"与"采"的相辅相成、交融契合。我们应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关键词】《文心雕尤·情采》思想感情文采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0-

2、068-02《情釆》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深受学人关注的文论作品,关于这篇文论的写作主旨,历来说法不一,从己见到的前人论述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以为这是一篇专门批评齐梁华糜文风的作品。持这种观点的证据是文中的"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H疏,逐文之篇愈盛"等几句话。《文心雕龙辑注》纪昀评语说:"因情以敷采,故曰情采。齐梁文胜而质亡,故彦和痛陈其弊。"此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乂对此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舍人处齐梁之世,其时文体方趋缛丽,以藻饰相高,文胜质衰,是以不

3、得无救正之术,此篇旨归,即在换尔日之颓风,令循其木,故所讥独在采溢于情,而于浅露朴陋之文未遑多责,该揉曲木者未有不过其直者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情采》篇讲了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现当代的大多数学者都持此观点。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就说,木篇"着重论述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认为论文中的…情霄质’,•采1即•文•,分别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而言。nn归根到底,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因此,”这是刘勰文学思想的要点之一,它贯串《文心雕龙》全书,散见于各篇内。"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一书也认为《情

4、采》一篇中"情是作品的思想感情,用以代表作品的内容;采是作品的文采,兼指作品的声律,用以代表作品的形式,本篇论述情与采的关系,也就是论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外,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杰等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也说:"书中专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的是《情采》篇。情指情志,即思想内容;采指文采,即语言形式。"这大概主要是根据《情采》篇第二部分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情采》篇既批判了齐梁吋代的华靡文风,也论述了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II以后者为主。《情采》篇讲作者在创作吋必须要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尤其是不吐不快的愤激

5、之情,这是写出好作品的前提,同时,也强调了华丽文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辞采是为内容服务的,”情"与”采"要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情采》篇中有一段重要的论述,是人们经常引用的: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其主旨显然是谈”情"对作品的重要性。接着刘勰指出,《诗经》的作者,”造文"

6、都是根源于情的需要,有真实深厚的情感郁积在心中,不得不发而为文章。至于H诸子之徒”却没有真实饱满的情感需要抒发,只是为了卖弄文辞而矫揉造作,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冇真实的思想情感。最后他又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可见只有灌注了作者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才有11内容”可读,否则,只有华丽的外衣,没冇灌注作者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没有可读之处的。对此,司马迁早就有"发愤著书"之论,他在《报任安书》一文中说:盖西扪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7、》;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闪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失明,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里所说的”舒苏愤",”发愤所作",实际上都是指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这些都是"脊情"之作。刘勰所谓的"情",既不抽象,也非一般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而是饱满的愤激之情,不是无病呻吟或无的放矢,而是由强烈的针对性:n以讽苏上"。他反对"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

8、人外",认为虚情假意,就毫无文学的意义了:"言与志反,文岂足征"。他所讲的"为情而造文",就是以表达这种蓄积在胸,不吐不快的真实的愤激之情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以这样的"情"为"经",为这样的"情"而"造文",则虽以"彪炳"的"缛采",亦可为"彬彬君子"。刘勰特别强调真实的感情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强调"情"对"辞"的决定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有真情实感,不论文采的好坏,都可以成为世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