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

ID:27605329

大小:7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4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_第1页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_第2页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_第3页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_第4页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塑料发展概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特种工程塑料概况目录1概念、应用、类别2性能3市场4我国对特种工程塑料发展现状5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发展前景和建议6特种工程塑料分类介绍6.1聚酰亚胺(PI)6.2聚砜(PSF)6.3聚苯硫醚(PPS)6.4聚醚醚酮(PEEK)6.5聚芳醚酮特种工程塑料概况1概念、应用、类别特种工程塑料是由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社会需求所推动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早期曾被称为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目前通常称为特种工程塑料(SuperEngineeringPlastics)或高性能聚合物(HighPerformancePolymer)。所谓特种工程塑料,是指继普通塑料、工程塑料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

2、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其具有其它材料无法兼具的诸多特性,如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耐磨损、耐辐照、高强度、高韧性、电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等,无论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造船等领域,还是对电器、电子/通讯、汽车、医疗器械、石化等军民兼顾领域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和革命性的材料。自60年代的聚酰亚胺(PI)问世开始到80年代初的PEEK实现商品化的近二十多年间,所开发成功并产业化的主要品种有:1.聚酰亚胺(PI);2.聚酰胺酰亚胺(PAI);3.聚醚酰亚胺(PEI);4.聚芳酯(U-polymer);5.聚苯硫醚(PPS);6.聚砜(PSF)7.聚醚砜(PES);8.聚醚醚

3、酮(PEEK)等。2性能关于特种工程塑料,与其它两类材料相比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1)物性方面:a.耐热等级高(一般定义为UL温度指数在150℃以上);b.力学强度大(一般为通用塑料的2~4倍);c.综合性能优异(如耐辐射、耐高温、耐候)。2)加工工艺方面:a.加工温度高(一般在300~400℃);b.注射压力大(一般需要120MPa~160MPa);c.模具必须加热(与通用塑料的冷却正相反);d.以热流道为佳。3)附加值高(一般每吨在1~10万美元之间,为通用塑料的几十倍)。4)市场开拓的诱导期长。5)各品种多为几家大公司所垄断生产供应。表1特种工程塑料特性及用途3市场特种工程塑

4、料性能更加优越、独特,但目前尚未大规模生产,用途相对较窄。这些材料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工业、军工产品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经过欧美等国先后大投入研究和开发,现已研发的品种约有几十个,但最终作为材料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个。目前应用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品种是聚苯硫醚,以美国的菲利浦公司和日本的吴羽公司等为主,已形成三万吨以上的规模。从而使价格也比其它品种有大幅度下降。而其中后期开发成功的PEEK树脂,目前市场规模最小,在2000t/y左右,而售价也最高,日本市场为13000日元/Kg(约合118美元/Kg)。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此类新材料特殊的军事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问世起,西

5、方就将其列为战略物资对我国封锁和禁运。但近年来国内特种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速度很快。4我国对特种工程塑料发展现状我国对特种工程塑料的实验室研究和开发并不比西方落后,但我国的产业化进程缓慢。国外已产业化的近10个特种工程塑料品种,我国几乎都掌握了制造技术,而且均为自主创新研发和拥有专利,并有7个都早已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可除了其中一种聚苯硫醚材料可以称得上初步产业化外(四川华拓已建成了1000t/y的装置,5000t/y规模也即将动工),其他品种与产业化都相距甚远。以聚酰亚胺为例,美国Dupont公司1960年开始有商品问世,国内科学院的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60年代中期也完成实验室的研

6、发,并与相关工厂联合试制出小批量产品,满足过国防军工的急需。但至今也未形成有如Dupont公司的产业化规模。再比如我国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在我国急需的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科研成就,但长期以来其成果在国内却无人问津,其已拥有了40项专利,而目前仅有6个专利和5个品种的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可以转让和生产。而国外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虽不比我国强多少却迅速产业化,同时还对我国进口此类产品或加以限制、或将价格抬得奇高,而我国却处在拥有强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反倒依赖别人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特种工程塑料拥有强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塑料亟待产业化。令人鼓舞的是,在海南博鳌论坛上

7、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的技术引起极大反响,会后众多厂商纷纷与其接洽,表示了浓厚的合作意向,这表明我国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潜力正在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近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正在加快产业化步伐。吉林大学特塑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研究中心)从70年代初即开始从事本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开发工作,成为聚醚砜(PES)和聚醚醚酮(PEEK)两个主要品种的唯一承担单位,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九五”分别完成了这两个品种中试后,于2000年末,以无形资产入股方式组建了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