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ID:27627286

大小:76.5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5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W0分钟)2018年1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_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

2、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燦斑斓的丰富色调。(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3、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_14题(12分)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

4、议。二人进火,倶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倶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倶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①箅(bi):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②榴:蒸饭。③识:记住。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4.解释加点字(4分)(1)宾客诣陈太丘宿诣()(2)俱委而窃听俱()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6.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原因。(2分)7.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的品质;其父

5、陈太丘是的人。(4分)、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文,完成15_18题(18分)什么决定了你的口味?①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不爱吃葱、姜、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为什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为什么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依旧改变不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我们无法重现儿时的味道?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了。②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挑食是娇生惯养的结果,但科学研宄证明,挑食的原因并非这么简单。③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喜欢香菜的人看来,香菜清爽可口,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香菜和肥皂就是一个味道。美国食品化学专家认为,香菜的气味大

6、约源于6种物质,其中大多数是名叫“醛”的脂肪分子。在肥皂和洗涤剂里都有这种“醛”分子,臭虫体内也有类似的分子。对讨厌香菜的人来说,他们察觉不到香菜叶中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而只察觉到香菜与肥皂相似的那一面。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因为基因差异。①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②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出门在外,饮食是否可口,直接关系到心情的好坏、身体的健康,甚至工作的效率,还有一句更准确的描述“吃饱了不想家”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的胃口是有记忆能力的,饮食习惯将在6岁前养成,

7、一旦形成,终生难以改变。大多数人都具有小时候形成的故乡味觉记忆,它非常强烈,让人对其念念不忘,据说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里的饭菜了。即使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真正能够适应西餐口味的,仍然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海外华人对于中餐的记忆,比对家乡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食物的口味,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与历史。③在《追忆逝水年华》里,一块小小的蛋糕触动了普鲁斯特的味蕾,让他开始努力找回失去的时光,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