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学案

辛亥革命学案

ID:27647469

大小:16.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辛亥革命学案_第1页
辛亥革命学案_第2页
辛亥革命学案_第3页
辛亥革命学案_第4页
辛亥革命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辛亥革命学案  第8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对比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加深对中国同盟会性质的认识,  通过表演武昌起义的爆发(历史短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一

2、)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  兴中会、同盟会建立的时间、领导、纲领  2、  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时间、标志  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二)、问题探究: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3、有人说

3、“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  辛亥革命的准备(两个团体)→爆发(武昌起义)→结果(民国成立)→评价(成功和失败)  (四)巩固训练:  、XX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

4、戊戌变法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l912年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  A.太平天国  B.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  D.中华帝国  4、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

5、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D.中国同盟会6、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

6、  “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清贵族  c.满族人民  D.少数民族7、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8、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是(  )  A.黎元洪  B.孙中山  c.黄兴  D.宋教仁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

7、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五)、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六)、作业布置  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