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

ID:27655772

大小:58.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_第1页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_第2页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制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为规范心血管疾病诊疗行为,遵循循证医学证据,认真执行并落实各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的相关要求,对介入治疗出院病例应实施统一随访计划,由本科医师通过电话、门诊、再住院等方式进行相关项目的随访记录,并根据随访结果指导患者进行二级预防治疗。对违反本制度或拒不执行者给予相应处罚。一、冠脉介入(PCI)病例随访。1.随访计划:出院后随诊(包括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或住院复查》是在院治疗的继续,目的是定期复查心脏支架手术后疗效并尽早发现、处理新发生的症状和新出现的疾病,并调整治疗药物剂量及处理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2、,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门诊随诊时间应安排在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4〜6个月、1年,其后每半年随诊一次。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随时与门、急诊或手术医生联系,以便尽早恰当诊治。8-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检查,了解支架内情况及其他血管病变进展情况。2、随访内容:1、测量血压: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反映治疗效果,指导用药。测量血压可以到医院,也可以在家里进行,但如果用电子血压仪自测,则需要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复测对照,以免有误。一般来说,当血压波动时,要求至少每天测1一2次,血压稳定后,可以每周测1—2次。同时,医生还可以根据病情建议做动态血

3、压监测(ABPM》,它可以测定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水平值和离散度,能更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2、心电图、心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PGI术前术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全天心律变化情况。了解心脏结构变化情况及评估心功能。3、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没有明显变化;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缘明显向左下延伸,以及肺门阴影增大。因此,PCI木后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血管功能进一步受损情况。4、化验尿液当患者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和管型时,结合病史和血液特殊生化检查(血肌肝、尿素氮、尿酸〉,可以判断肾脏损害程度。5、化验心肌酶、肌

4、钙蛋白T、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及血糖水平。了解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对血液系统及肝功的影响程度。、起搏器病例随访起搏器是一个极端精密的仪器,需定期地检查其是否正常地运转以及其工作方式是否符合病人治疗的需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起搏器植入后,医生将根据病情设置程控参数。而病人的情况及病情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所以要定期复查,及时程控调节起搏器,以适应病人需要。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体外程控起搏器参数。必要时还需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片等检查。出院后第一个月随访一次,第3个月至半年每2〜3个月随访一次。半年后至起搏器预期寿

5、命终止前半年可每半年至1年随访一次,其后缩短为2〜3个月,甚至每个月随访一次。发现电池接近耗竭时应及时住院更换。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缩短随访间期。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病例随访所有的先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一定要进行规范的随访。ASD、VSD封堵木后3个月至1年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存在封堵器移位、磨损或其他并发症,随后定期随访。ASD封堵装置磨损,患者表现为胸痛或昏厥,应立即进行紧急的评估。大PDA的成人可能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类病人术后需要密切随访以及监测肺动脉压力的情况,了解肺动脉压力是逐渐升高,还是明显降低。同时部分患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还

6、需在随访期间监测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