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

ID:27675296

大小:170.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卷I(选择题,共48分)(印位:万英镑)1837年1843年1845年英国输入中国商品总值示意图1、体现中国人民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2、(2011河北中考)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4、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

2、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从中可知()A.抢劫圆明园仅是英法联军所为B.华人对联军到来圆明园一事一无所知C.联军和华人都对圆明园所藏珍宝垂涎三尺D.法国军官下令允许华人劫掠圆明园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

3、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沾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6、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7、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髙了行政效率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8、辛

4、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A.摧毁了封建制度的基础B.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自由、平等等思想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发生了激烈冲突,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对此发起了猛烈的抨击,他们的阵地是AB.D10、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D.设立京师大学堂11、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

5、的是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主要口号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④它的目的是为了根本改造国民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一书中,形容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就像在公园里乘坐滑车一样,时起时落”。可以这样说,在周恩来与蒋介石的长期交往中,他们既是齐心协力的朋友,又是唇枪舌剑的政敌

6、。蒋介石和周恩来曾齐心协力A.创办陆军军官学校B.进行公车上书C.发动辛亥革命D.领导五四运动14、自201«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①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②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③《申报》的创刊④五四运动爆发⑤中国共产党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15、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工农革命军16、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

7、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是在哪一事件后开始的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17、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18、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淮海战役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9、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

8、担架2«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h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