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

ID:27684503

大小:8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5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_第1页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_第2页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_第3页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_第4页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该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的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而西方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从4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50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

2、鲁门主义”。杜鲁门的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其正式宣布了美国战后初期的基本国策,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推动了冷战的全面爆发,表达了美国称霸世界的要求与愿望。第四点计划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行动计划,并着重阐述了第四点,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这就是“第四点计划”。“第四点计划”是美国在战后实施“遏制战略”、推行冷战政策的重要工具,以经济援助为特征,为美国全球霸权战略服务。不过,“第四点

3、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受援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石城事件1957年在美国阿肯色州,有九名黑人中学生援例获准进入小石城州立中学就读。但在9月开学之际,该州州长福布斯动用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后在法院干预下,国民警卫队被撤回。但在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派伞兵部队千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小石城事件将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期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三环外交1948年,丘吉尔在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了“三环外交”的

4、具体设想。所谓“三环”,指的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其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理..旧金山体制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根据《旧金山和约》,1952年美国结束了对日公开占领,日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受美国控制。日本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这就是所谓的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

5、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新东方政策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与联盟。其主要内容为:1、改善与苏联的关系;2、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3、改善与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其实质是,联邦德国承认战后欧洲现状,同时试图改善一下欧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便有朝一日和平统一德国。总体而言,新东方政策的出台既反映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变化,也反映出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哈尔斯坦主义哈尔斯坦主义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推行的一项对外政策。它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

6、德国,拒不承认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不承认战后德国的东部边界,即民主德国与波兰的边界。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且加深对美国的依赖。戴维营会谈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双方在两天的会谈中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9月27日,双方发表会谈公报,宣称双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应邀于1960年正式访苏。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为,反映了美苏两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

7、承认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第二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是肯尼迪时期美、苏争夺的重大事件。危机的导火线是1960年5月1日发生的U-2飞机事件。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于1961年6月3—4日在维也纳举行了会谈。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柏林问题上。这次会谈不欢而散,并成了一场新柏林危机——柏林墙危机的前奏。这次危机,以赫鲁晓夫的妥协而告终,美苏关系又暂时缓和。“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苏联政府内部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戈尔巴乔夫总统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然而最终未遂的一场政变。该事件是在苏联面临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