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ID:27687262

大小: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判断-个物体是否其有生命,关键看它是否其有生物基本特征1、牛物的牛活盂要营养:(猫吃老鼠)2、牛物能进行呼吸;(狗喘气)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出汗)4、牛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人手被针扎会立刻缩回)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蝌蚪能发育成蛙,蛙能产卵繁祯卜一代)6、牛物都奋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一只雌鸽孵出多只小鸽,小鸽羽色各不同)7、除病莓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远小于细胞,由分子直接构成)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凋查、收災和分析资料、实验等是科学

2、探允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法是基本。如实验法、测量法和调查法等。凋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调查方案、凋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凋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幽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是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閑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而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3、“立足点”)。2、生物幽为生物提供的生存基木条件:一定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环境(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如: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鼠妇实验吋,如果只用丨只鼠妇做丈验公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为数量太少,其偶然性太大了)该实验的变量是盘,应设置明亮(有光)和阴暗(无光)两种环境。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蝗虫吃掉玉米)4、对照实验(有且只有一个变量)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宂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4、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5、设计实验步骤:提出问题-4乍出假设一制定计划一实施计划乍fH结论一表达交流(即科学探究过程)注意:探究实验往往需耍多做儿次求平均值,II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结论的准确性)。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寄生关系等等。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如:狼捕食羊,青蛙吃虫子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如:杂草与水稻,草原上的牛和马。合作关系:同一种生物之间互相配合,互帮互助。如蜜蜂和蚂蚁的群居生活。寄生关系:

5、寄生的生物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并获得营养。如大肠杆菌和人,蛔虫和人,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以及犀牛和犀牛鸟。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尿液少,不易出汗);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別厚)。又如:保护色(躲避捕食者,与环境色彩相似。如变色龙);警戒色(对捕食者造成威胁或伤害,如毒蛇、黄蜂);拟态(样子像其他生物,伪装自己、欺骗对方,如枯叶蝶、竹节虫)8、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例如:捎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梢物的枯枝叶腐拦后讨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能改ft土壤、蚯蚓能松土等。

6、9、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五、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森林)生产者:植物(通过合作用制造冇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捎物力食)分解者:细荫、微生物(分解动梢物尸体)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理解生物圈屮的(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耍是吃勾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丫食物链。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冇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r食物网。屯

7、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带就足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⑴、如果将生态系统屮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冇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怙况下数景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⑵、物质和能璜沿看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毐物质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富集作用)⑶、食物链的写法:首先,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屮,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只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其次,任何一条食物链

8、都是开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最高级别的消费者;最后,食物链的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如:草—鼠一蛇一猫头臛)3、生态系统的类型:r森林生态系统(冇“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为主,多分布于干早地区,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海洋生态系统(以微小的浮游梢物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