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与沉》学案

《浮与沉》学案

ID:27706713

大小:17.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浮与沉》学案_第1页
《浮与沉》学案_第2页
《浮与沉》学案_第3页
《浮与沉》学案_第4页
《浮与沉》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与沉》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浮与沉》学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3、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4、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三)科学知识目

2、标: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教学准备:平衡尺、绳、橡皮筋、测力计、水槽、铁块、木块、塑料块、卵石、橡皮泥、气球、吸管、蜡烛、牙膏皮、橡皮、可乐瓶、有盖和无盖的小玻璃瓶、肥皂、萝卜、马铃薯、锡箔纸、海绵、棉线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

3、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十周一】  教学导入  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同学们回忆一下,举例说说。  二、提问:试预测,我们将所带材料放入水中,哪些会下沉,哪些会上浮?并说出预测的依据。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  、我们来用实验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记录。浮在

4、水面上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2)实验时,放入水中的物体,应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2、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检查原来预测的依据是否正确,现在有什么发现。  拓展延伸  你对物体的浮与沉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实验和的展示知道什么叫沉,什么叫浮。  第二课时  【十周二】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

5、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教学导入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物体浮在水上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学新课  学生动手实验,感知浮力。  、教师说明实验方法,提出探究问题:将空可乐瓶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用手缓慢将可乐瓶向水中压,有什么感觉?  2、学生动手实验。  3、汇报交流实验感受,得出科学结论。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6、。  4、提问:水对浮在它上面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水对下沉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  5、学生提出猜测。  6、学生进行实验验证。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准备好半桶水,将2~3千克的卵石装入网丝袋中。每位同学认真体验1~2次,提牢网丝袋,慢提慢放,注意安全。另外,让装卵石的网丝袋浸入水中时,不要触及桶底或桶壁。2)学生预测:用手提着装了卵石的网丝袋放入水中,感觉会变重还是变轻。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7、学生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你还有哪些方法来对此进行验证?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

7、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教学反思:亲手操作,感受浮力及发散思维畅想浮力的应用。  第三课时  【十一周一】  教学导入  教师演示沉船实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沉船打捞上来呢?  教学新课  一、探究实验: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呢?(实验前,教师为每组准备两种不同的材料)  、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

8、计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  2、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交流。  二、打捞“沉船”。  、学生分组设计打捞方案。  2、分组实验,教师及时指导。  3、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打捞“沉船”,还有没有其它新的办法呢?  2、课后,我们可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或新华书店、访谈等途径收集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打捞沉船的方法。  板书设计:4浮与沉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