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

ID:27718139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_第1页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_第2页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_第3页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字化颈椎片对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胡成张素清(内蒙古一机医院放射科001403)【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颈椎片生理曲度早期异常对早期颈椎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数字化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片1400例。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片740例,对其中420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并比较各型中与其他异常X线征象的关系,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420例中I型异常口5例,占27.3%;111型异常239例,占56.9%;Ill型异常41例,占9.52%;IV型异常25例,占5.95%o并提出1・11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象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通过对数字化颈椎片分析

2、,颈椎牛理曲度变化分型可提出早期颈椎病的诊断。【关键词】数字化生理曲度;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168-02木文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的研究分析对早期颈椎病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材料选自我院放射科1400例患者的数字化颈椎片,随意抽取1193张数字化颈椎片作为木次分析对象。1.2方法采用最新的测量方法,即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测量D值,并确定D点,以此作为牛理曲度异常的指标,定义D值<6mm或>14mm(男),和D值<5mm或>13mm(女人D点位置在C4前上

3、、C5前下为牛理曲度异常。参照D值的大小、D点的位置、C线的形态及深度,对颈椎牛理曲度异常作出测量分型。另外,选择3〜5名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分析侧位片中其它异常X线征象并作出记录,计算出现率。2.结果2.1生理曲度异常情况本组1193病例,其中通过数字化颈椎片诊断,725例为颈椎病,经测量D值和D点确定,418例表现为生理曲度异常,占57.6%,其中男性177例,女241例,年龄20〜45岁。20〜35岁293例,占70%,35〜45岁125例,占30%o2.2生理曲度异常分型418例生理异常改变者,根据测量数据和D值、D点及C线形态认为可分为四型。1型(前曲型)112例,占26.

4、7%,D值:男>14mm,女>13mm,D点、位置于C4・5椎体前缘之间居中,C线显著前突,曲度加深:II型(变直型)251例,占60%,又可分为:Ila、IIb、lie型三型。Ila型(全直型)100例,占39.8%,D值:男l-6mm,女1〜5mm,D点位于C4・5椎体前缘之间,居中,C线变浅甚至消失;lib型(上直型)80例,占19.1%,D值<10mm,D点位于C5前缘以下,C线下移缩小变浅;IIc型(下直型)70例,占27.8%。D值D点位于C4前缘以上,C线向上移,呈小浅变化;III型(后曲型或反曲型)45例,占10.7%,D值<0,D点位于C4・5椎

5、体后缘之间,居中。IV型(S型)5例,占0.l%oD值和D点上下各一,分别位于前后,D值和D点上下各一,可分别居于前后,D值多<10mm,C线呈S型。2.3其它异常X线征象经统计分析,418例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和其他X线征象的关联。发现二者有紧密的相关性,r=0.85074,P<0.05o随着分型的增高具有其它X线异常的相关密切程度也逐渐提升,并且具有一项以下其它X线征象的则呈负相关[1-2]o3.讨论3.1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变化分型的诊断在标准数字化颈椎侧位片中做出生理曲度异常类型的诊断,是诊断早期颈椎病的一个认为比较客观定量标志,它的精准度高,可以忽视目测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

6、根据D值的大小,D点位置及C线形态,将生理曲度异常变化共分为四型。即1型(前曲型);II型(变直型);III型(后曲型或反曲型);IV型(S型)。3.2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的临床意义诱发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病因有很多,如外伤、慢性退行性改变、容易损伤颈椎的特殊职业、不好的生活习惯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它们均是以造成颈椎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化为基础的,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是最常见的,而口是各种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最基础病因,有吋这种认为看似不易察觉的变化,却会造成不良后果。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就意味着颈椎生物力学发生了变化,颈椎骨性或软性组织发生了改变,骨性部分组织和软性部分组织的平衡配合力遭到破

7、坏,假如不能及时对它进一步治疗和干预,颈椎生理曲度将会逐渐发生病理形态改变而引发更加复杂更加严重的病变。近几年来青少年颈椎疾病急剧的上升,和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病率高有着直接关系。国内许多颈椎病专家学者对颈椎病产生原因,以为正常颈椎应力改变后所致的颈段脊柱的形态改变是颈椎病发病机理的形态学基础,颈椎生物力学失去平衡是颈椎退行性变的主要产生机制[3]。颈椎生理曲度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颈椎病发生与否,病理意义很重要,而现在我们对颈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