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ID:27721188

大小:35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5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_第1页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_第2页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_第3页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_第4页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α简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李明辉(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摘要: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是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股地位,违背对中小股东的诚信责任,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制改造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关键词:控股股东;小股东;诚信责任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1)08-67-05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

2、控际上就是中小股东基于信任将对公司的控制权交给股地位,作出不利于中小股东的决策,使中小股东利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必须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遇有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严重损害了公平原利益冲突时应加以充分公开或披露,并以公司的利益则。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证券市为优先考虑,不得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为自己或其他场上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对目前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第三人谋取利益。控股股东实际上与所有股东存在一利益受侵害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个契约,即控股股东应对中小股东承担诚实守信的义何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提出若干看法。务,不能借自己的优越地位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如

3、果控股股东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就违反了诚  一、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诚信责任信义务,诚信义务的存在意味着控股股东没有绝对的行使影响力,损害其他股东的自由。如美国第七巡回法应对公司及中小股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股同权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具有诚信义务,在普通法和原则,也就是所有持有公司同类股票的股东都有平等大陆法里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如在Southern的权利,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但由于表决权Pacificvs.Bogert的案例中,Brandies法官作出这样的多数决定原则,表决力与持股数成正比,大股东和的判例,“大股东掌握着控制公司经营的

4、实力,而当中小股东由于所持有的股票数量不同,其投票权单位大股东行使其控制的权力时,不论其所用方法如何,的数量是不同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在股东大会中的忠实义务即应产生”。Henn指出,从直接方面来讲,①投票权的优势控制股东大会,进而在董事会中占据大控股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通过控制权的行使获得多数席位,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服从自己的利益。了优越的地位,保持优越地位的人依照衡平法的一般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代理人的管理当局对股原理应负忠实义务。从间接方面讲,如果董事与职员东负有受托责任,必须尽心尽责地管理受托的资产。有忠实义务,那么通过影响董事和职员而支配公司的由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

5、有重大影响,因此,控股股东亦应负有类似的义务。②控股股东与管理当局相当并有相同的义务。所不同的是,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而控股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之间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尽管控庭在Leboldvs.InlandSteelCo.一案中指出,“控股 股股东占有大多数的股权,但公司乃是全体股东所有股东在表决中在管理中应该全心地、真诚地、诚实地的,当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实际控制时,实α收稿日期:2001-05-05作者简介:李明辉(1974~),男,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会计。—67—《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忠实于公司和公司最佳利益,必须忽略自己的个人

6、利多的关联担保,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事实上,益。”③Douglas法官在Peppervs.Litton一案中也判一些上市公司就是由于为大股东进行抵押、担保,导决,一个负有忠实义务的人,不能利用自身的权力谋致自身陷入恶境。(3)通过关联贸易,将上市公司资产或利润转移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④。到控股股东或其全资子公司,造成的公司资产流失。  二、中小股东利益被侵害的表现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不公平的关联  但在实践中却屡屡发生控股股东背离其诚信责交易,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或利润转移至母公司或其控任,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制的关联企业,如:低价向上市

7、公司收购产品再以市益侵害的突出表现有:场价格出售以获取差价、向上市公司高价提供原料、(1)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将上市公司无偿或低于正常利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向上市公司当作“提款机”,其手法有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拖高价转让低质量资产等。这实际上是吮吸了从属公司欠往来账款、直接借款等。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得来的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侵蚀了从属公司资金被大股东无偿或低成本长期占用,许多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如2000年中期,粤宏远、万家乐、还因此而连流动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