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

网络综合布线

ID:27752244

大小:18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5

网络综合布线_第1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2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3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4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一.需求分析校园网络基础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实用,既能够满足多种信息的大量传输的需要,同时又便于网络管理员进行维护和管理。校园主干网应选择1000M以太网系统,采用TCP/IP协议组,校内功能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以及教职工宿舍均设有10/100M终端接口,满足校内人员上网的需要。校内各楼层水平网络子系统以及各终端子系统的终端接口应留有相应的冗余(即剩余端口),以适应学校网络终端数量以及网络传输信息量的增加。校园信息系统平台应操作简单,具有强大的INTERNET/INTRANET功能,提供电子邮

2、件、网络会议、专题研讨、远程访问、INTERNET上网、VOD点播以及网络信息发布、检索、浏览、存取和交流等信息服务。校园教学与行政办公管理系统应满足学校教学与管理信息查询、统计与分析的需要,以便于学校领导全面掌握综合情况,进行宏观决策。同时为提高学校教务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在系统中集成相应的网络化功能模块,如公文处理、工资管理、自动组卷、考场排座、体卫管理等,使学校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在教学应用服务上,教师可在教师终端利用现有教学素材资源进行电子备课、制作多媒体辅教网络课件。所制作的电子讲稿、教学课件在校园网络上公开发布,以便

3、于在网络上进行教学交流和课下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网络,结合课件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可通过本校学生网络终端或远程接入学校局域网,浏览学校信息中心的相关信息资源,并可在网络上接受教师辅导。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信息资料需要通过专业处理软件进行加工、整理、归类和存贮,并应在校园网上以相应的形式发布,供师生参考使用。为维护信息资料的完整和可靠性,需要对信息资料采取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定期备份等手段以保障数据资料的安全。为便于学校管理机构对学校进行综合性管理,学校拟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学校内学生档案管理、上机收费、考勤管理

4、、食堂就餐和图书借阅等管理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在建设校园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资源的建设。在适当时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为本地区的教育领域提供综合性网络服务,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校园网设计要求作为一个先进的多媒体校园网,需要完成包括图书情报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校园网覆盖整个学校园

5、区,在网络性能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要求:1.数据处理、通信处理能力强,响应速度快;2.网络运行安全性、可靠性高;3.系统易扩充,易管理,便于用户的增加;14网络综合布线技术4.主干网支持多媒体、群体、图象接口应用,支持高性能数据库软件包的持续增长;5.系统开放性、互连性好;6.局域网既能方便远程用户的拨号接入,又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地连入广域网,使用灵活;7.具有很强的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在组建中,对网络产品还有以下要求:1.坚持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和通用标准;2.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3.易于技术更新及网络扩展;4.实用,性价比

6、高;二.整体设计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一)系统设计目标校园网建设方案将从学校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遵循实用,可靠,先进,安全的设计原则。首期校联网方案将以结构化布线和主干建设为中心。其中,结构化布线严格按照厂商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充分保证信息传输介质的高可靠性。网络主干采用以太网技术,核心交换设备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具有优异的扩展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今后不断发展的应用需要。同时,本期方案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出口等方面也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保证在系统

7、开通的同时,基本网上应用及各种专业应用开发能够同步进行。本方案在信息传输的安全保密方面做了多重考虑。方案实施后,将全面支持网上教学,多媒体教学,VOD课程点播,电子图书馆,教务教学管理等应用,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系统设计原则在网络设计中,主要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互联性,以及支持对网络的全部应用要求,并且能够适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的发展。这起来应遵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网络设计方案应立足于先进技术,采用最新的科技水平,同时还要保证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是目前已在工业界经过考验

8、的、证明是成熟可靠的,已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2.开放性和标准化系统必须符合国际上的公认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便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操作和互连。3.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网络结构、设备和线路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已提供尽可能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性能优良14网络综合布线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