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ID:27777412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消费)。主要特征:(1)信息(2)通讯(3)服务业(4)人的资历、技能知识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区别:动力;产业内容;效率标准;管理重点;生产方式;劳动力结构;社会主体;分配方式;经济学原理。知识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公司所拥有的全部股本或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浄值。也可以被看成是转化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智力资产的知识本身。组织的观点:(1)在市场上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资产,如商标、信誉、品牌等。如可LI可乐、宝洁公司等;(2)体现为公司的脑力财富,如专利、程序等知识产权。如英

2、特尔、微软等,手机、家电;(3)使公司有内在力量的资产,如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等。如沃尔玛,华为、海尔等;(4)来自本公司人员的资产,如员工的知识、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小霸王与步步高。个人的观点:(1)增强自己的可雇佣性,并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2)发展能力:能力的迁移和能力弹性;(3)核心技能:你持久的竞争力;(4)良好的业绩表现:能力的最好表现;(5)社会资本: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6)积极的心态;(7)心理素质:上进心和良好的自我形象。人力资源管理的九大模块:(1)战略规划:提供何种特色的产品与服务;(2)工作流程设计:分工;组

3、织结构设计(定部门;定职位;定职贵;定任务;定资格);(3)岗位胜任特征分析:确定职位对人的要求;(4)岗位价值分析:确定各个职位的贡献度;(5)人员的招募与安置:人j选拔;人-职位匹配;(6)绩效管理:确定个职位人员业绩的差距,并寻找原因;(7)人事管理决策:升降职;加减工资与奖金:辞退;(8)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升组织与员工的能力;(9)员工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的管理,法律纠纷的处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理论(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官僚集权组织理论”【基本主张是:(1)管理的核心

4、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手段:(3)统一指挥,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督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4)工作标准化原理;(5)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6)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木保证;(7)把人看成是“经济人”;(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二)行为科学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梅奥和罗特斯伯格,在著名的霍桑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來鼓励工人以提高劳

5、动生产率;在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到达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是衡量领导能力的育种新型标准。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获得较快的发展,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二是有关群体的理论;三是有关领导的行为理论。】(三)后现代管理思潮【1.后现代主义管理理论;2.批判管理理论;3.女权主义管理思想。】(四)网络型组织理论(五)学习型组织理论【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

6、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个核心理念:一是系统思考。二是自我超越。三是改善心智模式。四是建立共同愿景。五是团体学习。】(六)人力资本理论(七)委托-代理理论第二节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一、组织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二、组织中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三、组织中的领导心理和行为卩q、组织心理和行为第三节人性学的基础理论一、“经济人”的假设【基本观点是:(1)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实利(表现为物质上的或精祌上的〉。(2)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尽可能逃避工作。(3)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是心甘情愿受别人指导。(4)多数人的个人目

7、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使用强制和惩罚的办法迫使他们工作。(5)只有金钱和行为才能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应川: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不承担贵任。2.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多数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3.管理者要用金钱来提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强迫和威胁其达到H标。】二、“社会人”的假设【基本观点是:1.物质利益是影响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次要因素,人们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取决于职工间的士气,而不是工作方法和条件

8、。3.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4.新型的管理者要关注人的社会性需要。应用: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应该更加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