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

ID:27779991

大小:547.5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_第1页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_第2页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_第3页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_第4页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摘要:丁0-1^^在1^匕3869中引入了丁河8,TM8采用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支持单用户与多用户的双流传输,可以有效降低用户间的干扰,提高小区容量,改善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本文首先描述了TM8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TM8的仿真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际的路测数据,证明了TM8实际工作的性能。关键字:双流波束赋形、TM81TM8概述LTE在Release8屮引入了TM1到TM7,其屮:TM3是开环空分复用,TM4是闭环空分S用,TM7是单流波束赋形技术。对于TD-LTE,基于UE专用导频的单流波

2、束赋形技术,继承丫TD-SCDMA屮智能天线的优点,可以有效改善覆盖边缘的用户速率,提高小区总容量。LTERelease9中引入了TM8,支持双流波束赋形,结合了Beamforming和MIMO的优点,同时取得赋形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根据调度用户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单用户双流波束赋形和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由于采用了UE专用导频,TDD可以利用信道互易性,在发射侧对层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进行预处理,从而简化了UE接收机的处理复杂度。1.1协议设计TM8的协议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而:导频、下行控制机制、上行反馈机制。导频设•,主

3、要考虑导频密度对信道估U•的性能影响、导频幵销对数据传输效率的影响、及前向兼容LTE-Advance。以NormalCP力例,协议最终确定的DRSpattern如图1所示,其引入Port7/8,采用CDM方式,结合SCID來区分UE;这样在保障信道估计性能的同时,支持SU-MIMO/MU-MIMO/CoMPMIMO的动态A适应传输,不影响现有CRSpattern,最小化信令开销。下行控制机制,主要考虑PDCCH的盲检开销、DCI的设H。考虑到SU-MIMO与MU-MIMO的动态自适应切换,力减小UE的检测复杂度,协议最终

4、引入DCI2B格式,采用SCID与Port指示,多用户配对传输传输时对各UE透明,简化DCI信令开销。上行反馈机制,TM8的讨论最初由TDD相关厂家发起,但TM8并不仅局限使用于TDD屮。对于FDD,由于上下行的频段不同,衰落并不相关,可以类似于R8的处理,采用UE反馈码本的机制,来辅助eNB进行DRS加权计算,即对于FDD需要上报PMI/RI;而对于TDD,通常可以利用上下行的互易性,即根据上行SRS得到信道矩阵来进行下行权值的计算,这吋不耑要反馈PMI/RI,但UE若进行了PMI/RI的反馈,eNB同样可以参考,甚至

5、可以一起综合考虑PMI/RI反馈伉与SRS.故协议最终决定:通过RRC配置是否开启PMI/RI的上报;当开启PMI/RI上报时,重用R8闭环空分复用的上报机制;当关闭PMI/RI上报时,仅需要基于端口TD-LTE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摘要:丁0-1^^在1^匕3869中引入了丁河8,TM8采用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支持单用户与多用户的双流传输,可以有效降低用户间的干扰,提高小区容量,改善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本文首先描述了TM8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TM8的仿真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际的路测数据,证明了TM8实际工作的性能。关键字

6、:双流波束赋形、TM81TM8概述LTE在Release8屮引入了TM1到TM7,其屮:TM3是开环空分复用,TM4是闭环空分S用,TM7是单流波束赋形技术。对于TD-LTE,基于UE专用导频的单流波束赋形技术,继承丫TD-SCDMA屮智能天线的优点,可以有效改善覆盖边缘的用户速率,提高小区总容量。LTERelease9中引入了TM8,支持双流波束赋形,结合了Beamforming和MIMO的优点,同时取得赋形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根据调度用户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单用户双流波束赋形和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由于采用了UE专用导

7、频,TDD可以利用信道互易性,在发射侧对层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进行预处理,从而简化了UE接收机的处理复杂度。1.1协议设计TM8的协议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而:导频、下行控制机制、上行反馈机制。导频设•,主要考虑导频密度对信道估U•的性能影响、导频幵销对数据传输效率的影响、及前向兼容LTE-Advance。以NormalCP力例,协议最终确定的DRSpattern如图1所示,其引入Port7/8,采用CDM方式,结合SCID來区分UE;这样在保障信道估计性能的同时,支持SU-MIMO/MU-MIMO/CoMPMIMO的动态A适

8、应传输,不影响现有CRSpattern,最小化信令开销。下行控制机制,主要考虑PDCCH的盲检开销、DCI的设H。考虑到SU-MIMO与MU-MIMO的动态自适应切换,力减小UE的检测复杂度,协议最终引入DCI2B格式,采用SCID与Port指示,多用户配对传输传输时对各UE透明,简化DCI信令开销。上行反馈机制,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