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

ID:27781222

大小:9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_第1页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_第2页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_第3页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_第4页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治理”式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图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臓娜式公2014-09-3005:32:52党政研究2014年4期尚虎平?郭文琪〔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宄规划项目“我国西部生态脆弱性评估与政府应对研宄”(13YJAZH076):屮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鬥“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缋效评估研宂”(2013M530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公共价偵的政府绩效结构、生成机制及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宄”(71373107):屮央髙校科研团队培育项目“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分析及其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13LZUJBWTD004);国家社科棊金重

2、大项目“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闻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1&ZD057)(作者简介)尚虎平,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科技部屮国科学技术信息研宂所博士后,管理学博•上,•郭文琪,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宄生,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大虽社会组织的涌现,对单一的政府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兴霖教授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一书,以社会组织为抓手,揭示丫公民、社会组织、市场、政府分别在公共服务生产、提供屮的州色与功能,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种整合四者于一体的、从国家到社会屮的每个公民之间都可参与的、多主体协同的公共物

3、品与服务生产与提供体系,这本质上是-•种从理论上构建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它提出了公民、社会组织、市场、政府四者中,既可单独生产或者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也可以两两之间、多者之间合作生产、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为了实现这种“国家治理"式提供,可以采用绩效导向式协冋中心来作为工具。(关键词)国家治理;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政府〔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2-0093-06理论的首耍功能是解释。经济学理论很好地力我们冋答了私人物品、私人服务的生产与分

4、配、以及资源如何配H以实现敁优生产的问题。然而,经济学对于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解释却总留有缺憾,不那么从善尽美。与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中的儿个元问题:应该牛.产何种公共物品与服务?这些物品由谁來提供、谁來生产?如何评估以检验最终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消费者偏好?截至n前,经济学都没能够给出更合理的解释。随着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研宄重点从效率向制度设计转移,管理学也在尝试对其生产与提供做出更合理的解释,公共管理学者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尤其值得称道。当然,“理论的作用并不仅仅足提供解释,也许鉍電要的足,它能提出有用的

5、问题,确定有效的分析单位,从而很好的解决一个领域的核心M题。”〔1)一直致力于探宄国家与社会之间各种张力如何有效协冋的唐兴霖教授的最新研宂成果对解决这些元问题具有非常火的启示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较好地完善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唐教授的新成果是-•本名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学术专著,它在我国较早构建了一幅“国家治理”体系。尽管“国家治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己经成了一个“热词”,但唐兴霖教授在学术上却早就洞察并尝试构建这•一理论体系。木文拟在追述公共物

6、品、公共服务的各种理论解释的基础上,完整呈现《国家与社会之间》所构建的“国家治理”式生产、提供公共服务的理论体系。一、从教条式政府提供到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多主体供给的变迁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研宄由來己久,但足20世纪50年代以前,理论研究主要集屮于财政收入方面,直到福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萨谬尔森(1954)对公共物品作出经典性定义,人们才认识到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足所有消费者都能受益但市场却常常供给不足其至根本不予供给。这种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屮的市场失灵造成了另一种极端补救理论,即政府完全提供理论,政府理所当

7、然地被贴上公共物品供给者的标签,理巾就足需要一种强制力量克服公共物品(服务)提供中的“搭便车"现象。加勒特•哈丁(Hadin,1986)的"公地悲剧”(2)和“囚徒困境"模型也适时论证了政府“全能”供给的必耍性和lh政府主体供给的低效性。在“公地悲剧”模型中,理性的放牧人不受限制地共同使用公共牧场,每个人都从自身的放牧行为中获得直接受益,但是一旦由于过度放牧引发牧场退化的成本时,理性的放牧人不会考虑整体的社会边际受益和成本,而足从自身的成本与受益屮衡fifd优的放牧数虽,鉍终的结果足对每个放牧人都不利。“

8、囚徙闲境”模型也证明丫个人最佳选择并非集体最佳。两个经典模沏得出冋样的悲观结论:理性的个人之间不会合作,这就为引入强制机制及政府干预提供了n实。另一个经典模型是曼瑟尔•奥尔森(Olson,1965)“集体行动的逻辑”,奧尔森也看到了“看不见的手”的失灵,他系统考察集体行为之后发现传统的“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必然力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的假设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集体行为,他提出集团规模决定集体行动成功的假设,证明了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