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

ID:27790714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对象技术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面向对象技术概述目的:了解面向对彖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初步建立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分析(00A)和设计(00D)的一般方法。要点:•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面向对彖的基本概念(对彖、消息和类);•面向对象系统的的主要特性(数据的抽象性与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分析,建立符合用户需求,并能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OOA模型;•用有代表性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OOAD),扩展OOA模型得到OOD模型考核的知识点和考

2、核要求: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面向对彖的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和识记)2」对象的基本概念(对象的属性、行为和状态)2.2消息的基本概念(消息的定义、种类和消息序列)2.3类的基本概念(类的定义与对象的关系)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要求掌握和识记)3.1封装性(封装的概念、实现和作用)3.2继承性(继承、派生和类层次的概念)3.3多态性(重载、虚函数和抽彖类的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类图)及其建立方法(要求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设计技术(要求理解和领会)第二章C++语言基础(教材第4、5章)目的:以温故知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C++中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

3、知识,了解C++与c的不同点,为编写面向对象的C++程序打下基础。要点:•C++程序的一般结构;•C++的数据类型和表达式•C++程序流程控制的基本语句•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标准输入/输出流(cin和cout)和输入/输岀运算符(>>和《);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2.1C++程序的一般结构(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2C++的数据类型和表达式(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2.1基本数据类型2.2.2指针和引用223数组和结构体2.2.4运算符与表达式2.2.5动态存储分配2.1C++程序流程控制的基本语句(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3.1顺序控制语句2.3.2条件分支语句2.3.3

4、循坏控制语句2.4函数(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4.1函数定义和函数原型2.4.2函数调用2.4.3内联函数2.4.4带默认参数的函数2.4.5函数重载2.4.6作用域与生存期2.5输入流和输出流简介(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5.1输入运算符>>的使用2.5.2输出运算符w的使用2.5.3输入和输出的格式控制2.5.4>〉和《与scanf和printf的差异第三章类与对象的构造设计(教材第6章)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类和对彖的定义、设计和实现方法,并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领会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技术。要点:类和对彖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定义方法;构造

5、函数和析构函数;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两数;对象指针;对彖参数;对象成员;友元、友元函数和友元类。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类的构造和对象的创建(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1.1类设计的基本思想(C++类的定义)1.2类的说明与对象定义3成员函数的功能和定义方式1.4类成员的访问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1构造函数的概念、定义和用法2.2析构函数的概念、定义和用法2.3复制构造函数的定义和用法静态成员3.5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初始化和用法3.6静态成员函数的定义和用法友元4.1友元的定义4.2友元的应用类与对象的进一步用法(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4.1类对象指针4.2对彖数组4.3对象用

6、作函数参数第四章继承性和派生类(教材第7章)目的:深刻理解类的继承概念,熟练掌握类的派生方法。要点:继承机制的重要意义;单一继承的概念和派生类的构造和使用;多重继承的概念和派生类的构造和使用;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派牛类中的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虚基类的概念、构造和使用。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继承和派生的概念以及类的层次关系(要求理解和领会)2.派生类的概念2.1私有、保护、公有方式派生类的定义方法(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2.2派生类的生成过程(要求理解和领会)3.访问权限控制(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3.1公有继承的访问权限控制;3.2私有继承的访问权限控制;3.

7、3保护继承的访问权限控制;4.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要求掌握和综合应用)4.1派生类的构造函数;4.2派生类的析构函数;多继承(要求掌握和识记)4.1多继承的概念和定义4.2多继承的构造甫数和析构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顺序4.3虚基类引入的必要性和定义方法第五章多态性与虚函数(教材第8章)目的:进一步理解多态性的概念,熟练掌握实现运行时多态的方法。要点:运行时多态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虚函数的概念、实现机制和实现方法;纯虚函数及抽象类的概念和实现方法。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多态性的概念(要求掌握和识记)1.1运行时的多态性2.虚函数(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