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

ID:27792818

大小:782.3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6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_第1页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_第2页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_第3页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_第4页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09012320茅光健09012326杨俊09012333桂滕华摘要:资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捉高劳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员工工资的因素,对于了解以及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具冇建设性意义。我们根据附表所给出的被解释变量平均日工资,以及解释变量性别、工龄等七个因素,进行合理的模型假设,并按照多元线性冋归的方法建模。首先用Matlab软件拟合出平均日工资随工龄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形的变化趋势,选取函数》=長进行第一次建模。通过在交互式画面中对I大I素的逐条检验,判定工龄和受教育状况

2、为显著性影响因素,并且利用Matlab统计功能工具箱中的rcoplot(r,rint)命令剔除数据屮的异常点,修正模型。最终得到平均H工资随工龄和受教育状况变化的关系式。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仃益提高。在企业层面上,女性的自我价值是否得到与男性的同等评价仍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论题。我们在分析了总休的工资模型后,乂将数据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对比进行分析了解是否存在“区别待遇”。以同样的方法再次对已婚与未婚女性进行建模分析,了解婚姻状况对平均日工资的影响,探讨差异存在是否合理。我们在第一次模型的

3、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修正,即通过剔除异常'值,减少非相关因索,对线性回归相关系数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得R向1趋近,使模型更加完善。最后,我们回归实际,从实际情况中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对模型进行第三次修正,即重新分配了受教育情况对工资影响的权重,使得模型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相信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此次数学建模对于企业的工资制度具有参考性意义。【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分类建模Matlab统计工具箱一・问题重述职工工资可以说是人们最为关切、议论最多的部分,因此也常常是最受重视的部分。一般说來,现代企业的工资具有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4、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工资的杠杆作用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企业中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职务族”,是否要制定和执行专门的倾斜与优惠政策,如对管理干部、高级专家、女工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附件(Adatei.xls)随机抽取了某企业若干职工的相关数据。请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研究下列问题:1•分析平均日工资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说明与哪些因素关系密切;2.考察女工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她们的婚姻状况是否彩响其收入;3•继续改进你的模型,并给出模型谋弟分析

5、。二.问题分析木问题是关于企业职工同工同酬问题的研究分析问题一、我们以F1平均工资为被解释变量,以员工性别、工龄、女性婚姻状况、员工受教育状况、工作部门性质、-•线工作情况以及培训情况这些因素为解释变量,分析研究岀相应的数据模型。从数据模型中观察平均日工资与哪些因素关系密切。问题二、把总体数据分为男女两个类别,根据两个类别的数据分别研究出相应的数据模型,根据两个模型的差异分析,判断女工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然后把女性类别的数据按照已婚和未婚分为两类,分别研究出两个数据模型,根据它们的差异分析,判断女性婚姻状况是否影响其收入。问题三、通过观察由

6、预测值和实际值得出的残差值,不断修止数据模型,使得相关系数趋向于lo在已完善的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讨论误差因索,比如:异常值、无相关变量,从而进行误差分析。二.模型假设1•在实际情况中,企业计算工资公式应该对于每位职工都一样,本模型就是为了求解这个计算工资公式。2.在实际情况屮,企业职工的工资应该与他的工龄成正比,即工龄越大,其相应的工资越多,而口可以确定工龄就是工资的主要影响因素。3•对于受教育程度的彩响,按照实际经验,在英他同等的条件下,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享有的工资呈递增趋势。4•以上两个变量(工龄,受教育程度)可以看成模拟连续

7、变量,而对于性别(男或女)、工作部门(管理或技术)、一线工作情况(有或没有)、培训(有或没有)这些因素来说,它们不能随机取值,因此可以用bool值0、1来处理。5.根据实际情况,工资计算公式应该是各个变量因素的多项式的线性相加的结果,具体模型公式见卜•面变量符号说明。三.变量符号说明1.性别变量用兀1表示,其对应的人(州)表示该变量产生的工资X。2.工龄变量用兀2表示,其对应的/2(X2)表示该变量产生的工资,2。3.婚姻状况变量用七表示,其对应的厶(心)表示该变量产生的工资儿。4.受教育状况变量用兀4表示,其对应的ZiGJ表示该变量产生的

8、工资『4。5.工作部门变量用兀5表示,其对应的/5(心)表示该变量产生的工资%。6.一线工作情况变量用兀6表示,其对应的,/6(x6)表示该变量产生的工资丿67•培训情况变量用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