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

ID:27809414

大小:77.4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_第1页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_第2页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_第3页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_第4页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摘要】目的分析脾胃论屮风病病机及诊治。方法本次研究的50例中风患者对其采用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脾胃论治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同时,患者在治疗前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59±5.58)分,治疗后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3.48)分,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屮风和患者脾胃机能失调、气机升降逆乱与气化失常息息相关,而脾胃论治可谓是治疗中风的关键,在中风各个阶段均需采取脾胃论治,并对患者应用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中

2、风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关键词】屮风;脾胃论治;病机;诊治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42中风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也称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在医学界中,中风是与冠心病、癌症并列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本院为探讨治疗中风患者的有效手段,在本组研究中,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到木院诊治的5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获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

3、4月〜2014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中华神经科学会所制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屮关于屮风诊断标准相符。其屮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51±8.55)岁;病程9〜31d,平均病程(16.58±2.13)d;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失禁、面部僵硬症状,且睡眠质量较差,舌苔口滑,偶有头晕或者头痛感;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方法50例中风患者均采取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具体药方如下:①健脾化痰法:白术和石决明各15g,钩藤12g,夜交藤和半夏各9g,天麻、甘草、

4、茯苓与陈皮各6g,大黄3g,以清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口服;②补气活血法:黄英30g,当归、党参各20g,陈皮、焦白术、钩藤、炙甘草和防风各15g,升麻、柴胡各10g,以水煎服,取汁200-300ml,分早晚2次服用,1剂/d;③通腑泻下法:钩藤、金瓜篓各30g,菊花24g,石菖蒲15g,杜仲、黄岑和黄连各12g,姜竹茹、梔子各10g,1剂/d,煎药2次,取汁250〜300ml,3〜4次/d口服。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2],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共计4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①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

5、幅度为91%〜100%;②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71%〜90%;③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46%〜70%;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W45%,总有效率二(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o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59±5.58)分;治疗后,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3.48)分;

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lo表1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x-±s,分)时间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值治疗前24.59±5.58治疗后9.16±3.48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P<0.051.2患者临床治疗情况50例中风患者通过脾胃论治后,治愈4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0%。3讨论中风在《内径》中属于“薄厥”、“大厥”和“仆击”范畴[3]。从脾胃的角度论屮风病病机:脾胃位居屮焦,连下通上,是气机升降的屮枢之地,因而患者气血升降逆乱和脾胃机能失常为中风病重要病机。而依据《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所言:“饮

7、食变痰……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可见脾是产生痰的根源,痰浊淤积于内,阻滞脑络,最终导致患者神识不清。同时,痰浊还能阻碍患者气机,导致其气滞血瘀,久而久之就会化成虚火。由于患者脾胃升降失调,同时气血升降逆乱,致使痰携瘀、风、火阻滞于患者舌本脉络,导致患者言语蹇涩;流窜于肢体经络,则痹阻患者血脉,使其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同时,痰浊等会蒙蔽患者心神,导致患者出现神志障碍症状。高粘血症、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病率较高,而健脾化痰法通常应用于中风预防中,使用白术、半夏、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