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法模态实验

锤击法模态实验

ID:27819551

大小:137.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锤击法模态实验_第1页
锤击法模态实验_第2页
锤击法模态实验_第3页
锤击法模态实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锤击法模态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锤击法简支梁模态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直杆模态参数;2、模态分析原理及测试分析方法。二.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力锤三、实验原理1、模态分析方法模态分析方法是把复杂的实际结构简化成模态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参数识别(系统识别),从而大人地简化了系统的数学运算。通过实验测得实际响应来寻求相应的模型或调整预想的模型参数,使其成为实际结构的最佳描述。对以用于振动测量和结构动力学分析。可测得比较精确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模态阻尼、模态质量和模态刚度。可用模态实验结果去指导有限元理论模型的修正,使计算机模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2、模态分析基本原理(略)3、模态分析方法和测试过程(1)激励方法为进行模态分析,

2、首先要测得激振力及相应的响应信号,进行传递函数分析。然后建立结构模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模态拟合,得到各阶模态参数和相应的模态振型动画,形象地描述出系统的振动熨态。根据模态分析的原理,实际应用时,在结构较为轻小,阻尼不大的情况下,常用锤击法激振,即单击拾振法。(2)结构安装方式在测试中使结构系统处于什么状态,是试验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实验使试件处于自rti状态。即使试验对象在任一坐标上都不与地面相连接,自由地悬浮在空中。如放在很软的泡沫塑料上或用很长的柔索将结构吊起而在水平方向激振,可认为在水平方向处于自由状态。如果在我们所关心的是实际情况支承条件下的模态,这吋,可在实际支承条件下

3、进行试验,放在很软的泡沫上。四、实验设备DH132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DH5923动态信号测试分析仪LC13F02型力锤DHDAS控制分析软件五.实验步骤横梁如图下图所示,长(x向)500mm,宽(y向)40mm,欲使用多点敲击、单点响应方法做英z方向的振动模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梁的结构示意图和测点分布示意图(1)测点的确定此梁在y、z方向尺寸和x方向(尺寸)相差较大,可以简化为杆件,所以只需在x方向顺序布置若干敲击点即可(釆用多点敲击、单点响应方法),敲击点的数目视要得到的模态的阶数而定,敲击点数目要多于所要求的阶数,得出的高阶模态结果才可信。实验中x方向把梁分成十六等份,即可布十七

4、个测点。选取拾振点吋要避免使拾振点在模态振型的节点上,此处取拾振点在六号点处。(2)仪器连接仪器连接下图所示,其中力锤上的力传感器接动态采集分析仪的第一通道(即振动测量通道),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接第二通道(振动测试通道)。(3)打开仪器电源,启动DHDAS2003控制分析软件,选择分析/频响函数分析功能。在新建的四个窗口内,分别显示频响函数数据、1-1通道的时间波形、相干函数和1-2通道的吋问波形。(4)参数设置打开动态采集分析仪电源,启动DHDAS2003软件,选择分析/频响函数分析,打开新窗口,点击右键,信号选择/选择频响函数。分析参数设置•采样率:lKHz•采样方式:瞬态•触发方式:

5、信号触发•延迟点数:-200•平均方式:线性平均•平均次数:4•时域点数:1024或2048•预览平均:V系统参数设置•参考通道:1-1•工程单位和灵敏度:将两个传感器灵敏度输入相应的通道的灵敏度设置栏内。传感器灵敬度为K™(PC/EU)表示每个工程单位输出多少PC的电荷,力在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牛顿N,则此处为PC/N;加速度在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m/s2,则此处为PC/m/s2•量程范围:调整量程范围,使实验数据达到较好的信噪比。调整原则:不要使仪器过载,也不要使得信号过小。•模态参数:编写测点号和方向。采用单点拾振法时,如果测量1号点的频响函数数据,在1-1通道(力锤信号)的模态信

6、息/节点栏内输入1,测量方向输入+Z;响应通道(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内输入传感器放置的测点号,方向为+Z。注意:•移动敲击时,当力锤移动到其他点进行敲击测量时,就必须相应的修改力锤通道的模态信息/节点栏内的测点编号。每次移动力锤后都要新建文件。•用力锤敲击各个测点,观察有无波形,如果有一个或两个通道无波形或波形不正常,就要检查仪器是否连接正确、导线是否接通、传感器、仪器的工作是否正常等等,直至波形正确为止。使用适当的敲击力敲击各测点,调节量程范围,直到力的波形和响应的波形既不过载也不过小。•预览平均方式打开后,软件在每次敲击采集数据后,提示是否保存该次试验数据。需要判断敲击信号和响应信号的

7、质量,判断原则为:力锤信号无连击,信号无过载。(5)数据预处理•调节采样数据采样完成后,对釆样数据重新检查并再次回放讣算频响函数数据。一通道的力信号加力窗,在力窗窗宽调整合适。对响应信号加指数窗。•设置完成后,回放数据重新计算频响函数数据。(6)模态分析•几何建模:自动创建矩形模型,输入模型的长宽参数以及分段数;打开节点坐标栏,编写测点号;•导入频响函数数据:从上述实验得到数据文件内,将每个测点的频响函数数据读入模态软件,注意选择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