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ID:27824193

大小:6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1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2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3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4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心理研究的焦点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方法,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热点:包括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影响因素、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及对策。【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1974年Freudenberg第一次提出职业倦怠之后,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国外就一直长盛不衰,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测量、成因,干预对策

2、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研究,本文从职业倦怠的定义、症状表现、测量、影响因素、预防干预等各个层面来介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最新研究成果。1•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倦怠1.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一词从诞生以来,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总结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去阐述职业倦怠的概念:(1)临床学观点临床观点的代表人物费登伯格Freuderberger[1]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1)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Maslach[2]和

3、Pines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人格解体又称为去个性化,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和自我效能感的降低。(2)组织学观点组织学观点的代表人物奎内思Crens:3]奎内思认为“倦怠是对有压力的、使人心烦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一种应付方式”他认为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这种不

4、一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师教太多的学生);另一类是刺激情境缺少挑战(如教师多年教同一门学科)。(3)社会历史学观点社会历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Saroth[4]他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这一观点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1.2教师职业倦怠Byrne.B.M(1993)[5]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

5、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吕莉(2005)[6]将教师职业倦怠界定为:教师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地从事教学、科研或学生工作而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教师在先前类似的教学、科研或学生工作情境中有过良好的工作绩效和较高的情感水平;二是如果教学、科研或学生工作情境没有改变或者缺少社会支持,那么教师难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恢复到原有状态和水平。张燕(2006)[7]将教师职业倦怠定义"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蔡融(2006)[8]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

6、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Friedman[9]则把教师职业倦怠定义为教师由于为教育教学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知觉的结果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无效感。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和Jackson[10]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Liter和maslach[11]从教师本人和工作关系的契合度提出了匹配一不匹配模型,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教师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我国

7、学者王芳许燕[12]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四维模型,发现我国教师所描述的职业倦怠状况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知识上的耗尽感。对于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结合以上定义,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由于不能有效应对教学、科研或学生工作中持续不断的压力,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教师在生理、心理、态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的一种疲惫状态。1.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在职业倦怠的测量方面,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多的是Masiah职业倦怠问卷(MaslahBurnoutInvento

8、ry简称MBI)”,MBI包括三个分量表,情绪衰竭分量表、去人格化分量表、个人成就感降低分量表,共22个项目[11]。徐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