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

ID:27829382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6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_第1页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_第2页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_第3页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_第4页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解析长江师范学院JournalofYangtzeNormalUniversity混声合唱曲第25卷第5期2009年9月Vol.25No.5Sep.2009《忆秦娥?娄山关》解析陆晓燕(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脍炙人口的《忆秦娥?娄山关》既是毛泽东写景状物,抒发胸臆的大家手笔,也体现岀谱曲者郑律成对诗词内涵的强烈共鸣,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文从词曲写作背景,曲式结构,词曲的结合,合唱咅乐创作特征等方面对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做了一定的分析.[关键词]郑律成;《

2、忆秦娥?娄山关》;合唱写作;曲式;意境[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52(2009)05—0154—05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建国后,随着对毛泽东个人崇拜意识的増强,为毛主席诗词谱曲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潮,不少作曲家以毛主席诗词为歌词,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及合唱作品,郑律成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成熟时期,在此期间他先后为毛主席诗词谱写了30多首作品,70年代初,为了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他从中选择了5首与长征有关的合唱曲,合成一组,题名为《长征路

3、上》,这5首乐曲依次是:《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其中每首乐曲都显示了他精湛的创作技巧和深沉的思想情感•但其中最让人叹服的还是第二首《忆秦娥?娄山关》,此曲一方面是曲作者在当时造神运动和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的狂热社会背景下,被打成右派的他的心态与词的内蕴产生强烈共鸣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当时动荡反常的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无言反抗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声.1935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后,红军经过稍事休整,开始北上,跨长江准备与川陕革命

4、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蒋介石调重兵封销长江进行追击和阻截•毛泽东乘贵州境内防备空虚,出其不意改变行军方向,挥师东进,成功地二渡赤水进军遵义,在娄山关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次战役虽取得红军长征以來第一次重大胜利,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却受到了挫折,毛泽东此吋心情复杂,《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正是在这种隋况下写成.忆秦娥娄山关四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词牌名,双调,46字,前后段各5句,韵脚分别是”烈,月,咽(

5、ye),越,越,血”•词中上下阙除了前两句不同外,后三句平仄全同,上下阙的第三句都是三字句,又与第二句末三个字相同,即叠韵.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根据词的结构,节奏特点,在咅乐结构上,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aa*bauA,B段分别由五个乐句构成,且每三字成句的音乐节奏均采用附点加长音的节奏型x.XX-这样从词韵及咅律的可读性上形成了词,曲节奏的完美结合.A部分主要为写景,B•部分为借景抒情.两部分均由钢琴伴奏引入.A部分的钢琴前奏在庄严的F大调主和弦上以中板速度开始,号角式的节奏结合主和弦及其转位的连续进

6、行,立即给人以激昂振奋的感觉•随着和弦转入下属上的进行和在七级音[收稿日期]2009—04—22[作者简介】陆晓燕(1974一),女,安徽六安人.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合唱指挥研究.第25卷第5期上两次急促的半咅下行到三咅,连续十六分咅符由弱渐强的音阶递增至八度六连音的上行推进,表现T由远及近,疾风暴雨般势不可挡的阵势,在听觉上给人造成”四风烈'的情景铺建,非常自然的引出了歌词屮的“西风烈'的下笔和意境.Aa部分的第1句”西风烈”,四个声部中两个高声部是小二度的下行,两个低声部则向上大二度的级进,和弦

7、从主直接进入到七七级上,尖锐,极不协调的和声把四风的尖烈刺骨和-B的娄山关清冷,凄凉,春寒料峭的感觉表现得人木三分•”长空雁叫霜晨月”运用小调式的旋律到”月”字吋突然变成明亮的大调和弦色彩•这和后面叠句”霜晨月啲”月”字上的小调和弦所呈现的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形成一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这里曲者运用相同的节奏,不同的力度,调式色彩的对比,为西风的肃杀,长空的迷茫,雁鸣的凄厉,寒霜的色重,清晨的冷清,晓月的淡泊的语言描述,做了很好的听觉注解•接下来的”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曲者主要突出”碎”字和”咽“字,不仅在节奏

8、上是强拍上的整小节延长,而且在伴奏上也给予充分的填补•用来表现清晨部队在寂静中行军急促杂乱的马蹄声,动静对比,马蹄声”碎”清晰可闻.用更轻的大调旋律把深沉悲壮的军号声因受烈风阻挡而低沉,时断时续,若隐若现也表现得入木三分.把整个的部队行军画面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听众面前,这一远一近,情景交融,强弱分明,精彩十分.A1部分的词曲是a部分的变化重复,音乐上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第1旬由极不协和的zb■度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