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27833537

大小:11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6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涤棉混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涤棉混纺布项目提出的背景主要通过增量带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即紧紧依靠招商引资,招大商、引大资、引大智,培育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增添台州经济发展新动力。具体方向在哪里?《中国制造2025浙江纲要》明晰了我省11大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各地要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瞄准高端和前沿产业,扩大开放,超前布局,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与开发,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每个领域努力寻求新的突破,打造一批国际竞争力领先的企业和产业集群。要顺应改革大势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引导各类投资主

2、体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济调控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撬动和激活充裕的民间资本,引导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结合,使得好项目获得资本的“青睐”和“浇灌”,激发有潜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为制造业提供不竭动力和支撑。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涤棉混纺布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昆山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昆山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苏州市下辖县级市,总面积927.6

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o昆山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东与上海市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接壤,南部水乡古镇周庄镇与吴江区毗邻,通达浙江。昆山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但行政区划属苏州市。昆山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自秦代置娄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昆山文化属吴越文化,昆山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2010年9月,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5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1月,昆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首批"国家

4、生态园林城市”。(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昆山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20216.77平方米(折合约30.31亩),净用地面积20216.7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0.3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涤棉混纺布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涤棉混纺布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77%,建筑容积率1.1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76%,固定资产投

5、资强度155.36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中国制造2025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的资源,不仅是中国的,更重要是世界范围内的。而整合资源,当然也不限于互联网平台,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一切可用的合法手段,如上述《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所提出的''引资购商”等具体路径,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备用选项。在目前中国的发展环境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也许正合其时。从工业技术上讲,中

6、国经济下行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位次不无关系。不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还是发展实体经济、避免产业空心化,其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以至强大。也正如“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的观点所述,中国制造2025所面临的操作环境,是世界制造业升级的具体技术路径已经为工业发达国家所给定,如所谓“工业4.0”。以中国制造业后发的现状,很难另辟蹊径独闯一条达至世界先进制造业水平之路。实事求是地讲,在10年之内,以中国互联网整合资源的能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前路肯定崎岖而坎坷。所以,在

7、尊重产权、尤其是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引资购商”等符合国际惯例的合法途径实现融合式创新,实现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就不失为一个现实可行之途。因此,上述所谓“引资购商”实际上是中国在向世界制造业先进国家继续开放环境下,对''招商引资”的换代或替代。“引资购商”,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整合先进技术,融合自主创新的技术,进而占据行业及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提供垫脚石。(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

8、均研发投入达到了1.39亿元,较2013年提高了25.2%,平均研发强度(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了4.24%,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平均1.03%的水平。具体来看,共有34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了5%,这些企业的数量超过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