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

ID:27841939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_第1页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_第2页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_第3页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 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  1月4日,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正式成为中国银联收单成员机构,双方将在支付创新、银行卡服务、大数据技术、海外支付、农村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陈生强介绍,双方将共同推动支付领域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着眼下一代的支付产品。  中国银联牵手京东金融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手移动支付将变化不定  1月4日,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正式成为中国银联收单成员机构,双方将在支付创新、银行卡服

2、务、大数据技术、海外支付、农村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陈生强介绍,双方将共同推动支付领域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着眼下一代的支付产品。  中国银联牵手京东金融移动支付格局将变  移动支付长期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当前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第三方移动支付近90%的市场份额,包括百度钱包、京东钱包、平安付等在内的数十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瓜分剩余10%左右的份额,多家机构市场占比不足1%。  “用户的需求在变,技术在变,市场格局也会变。所以,现在支付市场格局未定。”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表示。  1月4日,

3、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正式成为中国银联收单成员机构,双方将在支付创新、银行卡服务、大数据技术、海外支付、农村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陈生强介绍,双方将共同推动支付领域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着眼下一代的支付产品。  “几年前我们还习惯性掏出钱包用现金付款,这两年大家开始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就完成支付。但是现在,使用银联云闪付,直接手机往上一贴就能完成。所以我在想,以后应该连手机都不用拿出来,在商户那儿用手摸一下,或者眼睛一眨,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完成了支付。”陈生强这

4、样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当前移动付市场领域,包括银行、手机硬件制造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均已介入,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仍占上风,但以银行以及手机硬件制造商等为代表的NFC非接支付也正在开疆拓土。但相较前几年的各自为战,市场参与方正越来越多开展合作,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新的尝试。  “我从事支付相关的工作这么多年里,十年前特别不看好NFC支付,即便是五年前也不看好,产业链特别长,利益各方也太多,难以形成共识,用户体验也很差。但过去一年让我刮目相看,现在业内基本达成共识,不仅技术成熟,

5、体验也非常好。”京东金融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说。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移动支付团队主管傅安波也认为,2016年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移动支付元年”,包括设备提供商、银联、芯片商、监管全部参与进来,并且行业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模式达成共识。  傅安波还表示,各种支付技术创新给了市场更多的选择,在二维码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典型的移动支付面前,银行不赌哪种应用会成功,这将由市场做出选择,同时需要产业各方的合力。  记者也注意到,以工商银行为例,此前工行以HCE云支付和ApplePay等非接支付方式作为推广重点

6、,而近期则同步力推二维码支付,并支持17家银行信用卡付款。拉卡拉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手环支付。而民生银行则不仅推出二维码支付,支持包括HCE“云闪付”、ApplePay、三星付(SamsungPay)、小米支付(MIPay)、华为支付(HuaweiPay)多种设备厂商推出的支付方式,还和可穿戴设备厂商合作,即将推出可穿戴支付产品,近期更是上线虹膜支付。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人士表示,通过提前尝试新技术打下用户基础,在新技术爆发时可以捷足先登。此外,支付是用户每天都需要使用的高频入口,全方位的支付技术应用有利

7、于提升用户体验。  傅安波认为,移动支付进入“无卡时代”,银行卡就是载体与数据的结合。载体从塑料卡变成了手环,数据原来是银行写好植入卡片中,未来支付方式也朝着移动化、可穿戴类的方向发展。在二维码支付率先抢占多数生活场景后,以银行、银联为代表,主推的近场支付也正在发力,明年将有更快的发展。  “当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成功的企业就是抓住了技术和用户体验,而下一代产品一定是技术驱动。”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