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

ID:27863715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_第1页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_第2页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_第3页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_第4页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目前在江苏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十分普遍,外出务工者已占全省农村人口的60.35%,村庄里留下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号称“386199”部队。伴随着大量男性劳动力的长期离乡离土,江苏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也逐渐形成,她们里里外外一把手,担负起了男人们外出务工后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责任,撑起了农村的一片天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特殊群体,对她们面临的一些特殊困难、问题,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一、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现状分析调查表明,“留守妇女

2、”的年龄分布为:25~30岁的占14%;31~45岁的占82%;46~55岁的占4%。可见,31~45岁是“留守妇女”较为集中的年龄段。从文化程度上看,25~30岁的“留守妇女”中以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居多,31~45岁的以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46~55岁的人中多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一般来说,25~30岁年龄段的“留守妇女”文化水平较高,思想也较为活跃,在农村科技信息交流和致富技能培训等活动中,她们更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调查显示,“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打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20年之久,最短的只有一两个月,其中,79%的打工时间在1~8年。从回

3、家次数来看,86%的每年回家一两次,只有少数回家次数比较多。最后,74%的留守妇女对丈夫外出后的状况表示满意,这说明尽管“留守妇女”们在生产和生活上面临着较大困难,但在权衡利弊后,大多主动做出了理性选择。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就家庭生活负担来说,34%的“留守妇女”有一个孩子,50%的有两个孩子,有三个孩子的占16%。同时,大多数“留守家庭”-6-中孩子的爷爷奶奶均健在,但通常分开居住;其中,分别有30%和15%的留守妇女需要护理1位或2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另外55%不但没有此负担,而且老人还能帮孩子。可见,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留守妇女”照料老人

4、和孩子的负担与过去相比已相对减轻。综合起来,农村“留守妇女”面临以下几大问题:一是劳动强度高。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劳动强度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一方面,男人外出打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农活全靠留守妇女,一个妇女得干两个劳力的农活。另一方面,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猪牛等繁琐的家务事也全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所以,留守妇女们往往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二是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大多数留守妇女独自承担家庭的重任,还要干农活。她们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可以倾诉,既要

5、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农村治安状况不好,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物易受侵害。现在农村壮劳力、男劳力都出外打工了,乡里派出所又很远,农村治安员或者也出去打工或者形同虚设,留守妇女根本不敢养牲口和家禽,以前是晚上常常被小偷偷走,现在大白天一些小偷明目张胆就把牛牵走了。一些犯罪分子还把留守妇女作为性侵害的对象。调查显示,农村性侵害案件中有65%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三是婚姻面临危机。农村留守妇女中的一些人遭遇了婚姻“红灯”,农村“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不断上升趋势。一是由于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不良现

6、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出现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导致家庭破裂。二是由于分居,夫妻交流少,感情日益淡薄,天长日久丈夫感情转移,夫妻最终离异。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在农村离婚人群中,因为夫妻一方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比例高达五成以上。丈夫的忠诚成了“留守妇女”最大的心理负担。二、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成因分析-6-成因之一: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体力时代,体力成为人类资本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生殖使命承受更多负担的女性无法与男人进行体力抗衡,男人更多拥有体力因素,得以替代女人成为强者。在这一时期,父权制占据主导地位,社会性别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男性逐渐

7、占据支配地位,女性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性别分工制度将家庭分为内外。男主外:读书、做官、种田、挣钱,男性的角色定位于养家糊口、拥有决定权,处于支配地位、获取社会地位和声威。女性主内:生儿育女、做家务、照顾家人,女性定位于关怀和照顾人的、以家庭为重心的、处于辅佐和服从地位的角色。这一分工制度造就了男性对权势、武功和财富的崇拜,也造就了女性对于权势的恐惧、与社会生活的隔绝,单纯延续着女儿、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成男主女从的格局,女性不得不把自己的职位降到次要的从属的角色。这种性别分工制度与阶级等级一起构成性别与阶级等级双轨制,经过制度化和不断地复制

8、延续了三千年。我们正处于父权制度向平权制度转变时期,父权制度渐渐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和冲击,女性已拥有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相当数量的女性正在接受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