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

ID:27873400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_第1页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_第2页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_第3页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_第4页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存款总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金融形式,如果条件不成熟而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黄志凌自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到2013年7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经过近2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看似就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存款利率。但是,作为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其市场化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放开管制权;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考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的真正开始。如果在各项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之前,

2、贸然推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有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须要稳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真正的硬骨头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金融改革。这一改革涉及几乎全体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和整个金融体系,即使在直接融资为主体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十分艰难和慎重的,更不用说我国目前仍是处于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下,金融体系中的存款总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金融形式,如果条件不成熟而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一方面

3、,在现有利率体系中,存款利率既是银行资金的底线,也是市场最重要的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的变化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各项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表面上看,银行的资产端定价,除上存央行的准备金之外已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银行资产端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负债端价格决定的,即大部分资产(包括贷款在内)的定价基础仍是存款利率。银行常用的贷款定价方法有成本相加法和基础利率加点法。成本相加法是基于存款利率(资金成本),加上一定利差,利差水平需要覆盖其他各类经营成本和相关费用,并再加上银行的预

4、期利润率。基准利率加点法则选择某种基准利率,为具有不同信用等级或风险程度的客户确定不同水平的利差,一般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点”或乘上一个系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加点”幅度。虽然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存款、拆借和回购利率已在形式上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但与存款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决定地位相比,这些利率的重要性与存款利率不在一个层次。可以说,虽然有许多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但存款利率决定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决定中国金融总体利率水平的局面仍未被撼动。另一方面,利率

5、市场化并非简单的下放资金定价权,核心是培养相关经济主体利率敏感性和风险定价能力。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借贷双方感受不到利率风险,也很少遇到真正意义上的违约风险,承担的违约损失有限,久而久之普遍丧失了利率敏感性。而在利率市场化后,经济主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强利率敏感性至关重要。而培养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市场出清机制、经济主体的财务约束机制改革等不断深入。同时,利率市场化虽然赋予借贷双方自由选择权和自主定价权,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取决于其对交易对手的信用选择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6、,这些能力也必须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来获得,依赖于较强的模型构建和量化分析能力。同时,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经济运行体制,促进经济金融健康持续发展。这里既包括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也包括推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财务硬约束体制,以及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实际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是利率市场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经验也显示,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若仓

7、促放开存款利率,会给国内金融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土耳其在尚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于1980年仓促放开贷款和存款利率,致使利率迅速攀升,最终导致长达两年的金融危机,政府被迫重新恢复利率管制,直到1984年才重新放开利率。韩国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1988年12月韩国宣布了一揽子利率自由化措施,结果利率急剧攀升,第一次利率自由化计划被迫终止。1991年韩国重新宣布实行新的利率自由化循序渐进的四阶段计划,基本遵循了从非银行机构到银行机构、从贷款到存款、从长期到短期、从大额到小额的顺序,逐步扩大市场化利率的比重,最终于199

8、7年实现利率市场化。美国和日本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均超过10年。即使是市场化发达的美国,虽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慎重,但1987~1991年每年平均约有200家小银行倒闭。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未及时跟上,加之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投资垃圾债券等风险因素,最终酿成储贷危机。各种潜在风险已经开始在银行显现当前,我国银行的盈利仍然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以及存贷规模的扩张。银行中间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