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ID:27900418

大小:6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第1页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第2页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第3页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第4页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杨杨河北保定河北大学071000摘要: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及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极大。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后,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两家一个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一个是以老庄所代表道家。在中古思想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峙、相互吸收的哲学学派。儒家强调以肯定的态度入世,重人伦涵养;而道家则强调以否定的态度出世,重自然无为。在老子思想中,除了“道”的核心思想,最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尽管老子思想的建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面对今天的社会人伦自然等问题,老子思想仍具有

2、很大的意义。关键词:老子无为平衡发展一、老子与《老子》一书有关老子生平历史文献不多,其基木情况可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孔子。”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生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守藏室之史就相当于图书馆或档案馆的馆LC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即道篇与德篇,共八十一章。有关《道德经》一书,《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也有记载,言:“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3、,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rsqU0;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说出了有关《老子》成书情况。在《列仙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比《史记》更为神异。说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望见有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他以为这是圣人驾到的祥瑞之气。不久,他所崇拜的偶像老子,骑着一头青牛来到了函谷关,在出关前尹喜缠着老子让老子写下一部著作,便是《道德经》。这也是“紫气东来”成语的由来。有关《老子》一书的成书吋间,《老子》的作者是不是老子。自宋代以来存在争议,上世纪尤为激烈。从梁启超在民国十一年撰文提出质疑开始,便引起了一

4、场热烈的争论,多大50万字的章,其中就有包括梁启超认为老子晚出,《道德经》非老子所著的相关记载,都收录在《古史辨》这部书中。梁启超提出质疑的一些问题,张煦、胡适等人都做了有力的批驳。钱穆先生与胡适先生也有过关于老子的争论。胡适沿清代人说法,认为老子略早于孔子,钱穆就认为不是,两人争论的很凶。[1]关于《老子》一书成书年代基本确立是在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竹简的出土,其中有三种《老子》的抄本。其内容也基本接近祖本,经考古专家鉴定,这批楚简的抄写吋间与老子的去世吋间也就一百年,意义重大。郭店楚简的出土打破了《老子》晚出的说法,《老子》一书基本

5、为老子本人所作,在历史流传中有所改动。二、老子无为思想的根据一一道老子的“无为”思想的根据就是老子讲的“道”。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开篇第一章就言“道可道,非常道”,其中有关道的思想贯穿于《老子》的始终,“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其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主张等思想也是有这个道所延伸的。所以在谈老子无为思想,先谈•一下老子的“道”的含义。有关“道”,字面含义,道就是我们平常走的路。《说文解字》言:“道,所行道也。”这是最原始的说法。道后来也有引申道理,规矩等。那么老子所讲的“道”要更奋哲学意味。老子讲的道,是特别玄妙的东西,不能用语言去

6、形容,具有宇宙生成论的含义。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道是不可说的,不能用语言描述的。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是一种统一•性,是道的纯存在,二就是阴阳,天地。三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道出了“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老子的“道”,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道生了万物,道又在万物之中,并没有离开万物,道和万物是一种体用关系。如果说老子宇宙生成论具冇自然性特点,那么老子讲道的本体论具有超越性的特点。讲道具有一种超越性,超越具体的、实在的事物,

7、道是万物的根据。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円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执古之道,以御今之冇,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用“夷”、“希”、“微”、“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恍惚”诸词来说明本体之超验性。[2]老子第三十四章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体现了道内在于万物,道和万物是一种体用关系。三、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老子讲“道”的一个体现,可以说老子讲“无为”是道的一个0的。第三十七章讲:“

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道”是自然无为的,而天下无不是它所为的。老子还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无为”还是“德”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