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

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

ID:27918872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_第1页
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_第2页
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王明晓王明晓山东省栖霞市第一中学265300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其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其它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特征性而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下大气力来抓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关键词:学生思维障碍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熟能生巧一、首先要对学生思维障碍进行分析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学生仍处于初中数学思维模式,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最终造成数学成绩下滑。1.学生数学思维呈现狭隘性。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存在偏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注意挖掘所

2、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到问题的解决。2.数学思维存在盲从性。参考书都有详细解答,学生养成了做题先看答案的习惯。久而久之,思维似化,缺乏创新性和怀疑精神,不利于真正数学思维的形成。从当前高中学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效果来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育多以知识点和习题的讲解为重点,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源自自发的领悟。尽管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趋向成熟化,但是在其进行数学思维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判断、探究等较为片面化,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容易被答案和知识点等所束缚,因

3、此其建立起来的数学思维并不全面。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极其严格的学科,一旦学生在数学思维的构建中出现思维障碍,必然不利于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A)动机;奋助于学生恐惧畏缩心理的消除,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1.营造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就像演员,如果不能进入角色,那么拍出的片子就会生硬、死板,得不到观众的

4、认可。学生如果只是听老师讲课而不参与其中,那么他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教师讲解范畴以内。因此,我们要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了学生的参与讨论,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习惯于求同性、定向性。要使学生克服己有的思维定势,有创新意识,离不歼教师的精心培育,而在诸多方法中,“一题多变(解)”是一种有效途径。“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的奋效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奋效地

5、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并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选择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得到增强。例如在求过两圆的交点、圆心在某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问题中,我们可以以圆的性质为开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分析讨论,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3.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思考,有意识地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思维方法,常常出奇制胜。它能激发学生的

6、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大胆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立体几何证明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假设结论成立出发,结合公理、定理以及已知条件逆向推理,最终得到显然成立的结论。教会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又能使课堂气氛融洽热烈,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1.熟能生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勤可补拙”、“熟能生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依赖于对基础问题的强化训练。例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它是许多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环

7、节。通过课前一练的方式,每节课都拿出二到三分钟训练,使学生做到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能观察出结果,稍复杂的能够迅速求解,带参数的能找到讨论契机,分类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在被动训练中能做到熟能生巧,从而掌握解题的主动性,形成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茁。参考文献[1】胡秀芝《谈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

8、生创新思维之我见》。[2】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之重要性。[3】杨昌举浅谈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94。[4]张定强赵宏渊杨红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与实践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