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

ID:27944013

大小:71.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_第1页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_第2页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_第3页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_第4页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飞天艺术的民族性内容摘要:飞天是指石窟中佛龛上楣奏乐的“歌舞”伎乐神像,或是窟顶的伎乐神佛,以及梳发作蓬起状,手托摩尼宝珠或是不托宝珠的人物形象。一般在主耍造像的上面,或在龛楣,或在窟顶上,或在门楣上,或在明窗上,作飞舞的形状。从飞天进入中土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敦煌飞天为代表的飞天艺术,是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吸收印度飞天的优点,融合西域飞天样式,不断发展创造出来的。飞天柔美的艺术特征,与民族精神、审美理想等共同构成了其艺术发展的基础。关键词:飞天石窟民族性Abstraction:FlyingApsarasarethesinginganddancingsacredim

2、agesonthetopoftheshrinestoBuddhacanintheGrottoes,orthemusiciansacredimagesontheceilingoftheGrottoes,andalsotheimageswhosehairsarefluffy,withaManicheanpearlonthehandornot.Generally,FlyingApsarasarcflyinguponthemajorimage,onthetopoftheshrinestoBuddhacan,ontheceilingoftheGrottoes,onthedoorheader

3、soronthewindows.FromtheprogressafterFlyingApsarascameinchina,wecanseethat:theartofFlyingApsaras,Dunhuangasarepresentative,isbasedonthetraditionofnationalculture,absorbedthevirtueofFlyingApsarasinIndiaandblendedthestyleoftheFlyingApsarasintheWesternRegions.Thefoundationoftheartarctheirgraceasa

4、character,thespiritandtheaestheticidealofthenationality.Keywords:FlyingApsaras,Grottoes,Nationality“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屮君像动,空里从灵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煜在观看云冈石窟后对于飞天形象的生动描述。在石窟中,飞天是名副其实的配角,是佛国中的小神灵,它是美好,纯真的化身。飞天是指石窟中佛龛上楣奏乐的“歌舞”伎乐神像,或是窟顶的伎乐神佛,以及梳发作蓬起状,手托摩尼宝珠或是不托宝珠的人物形象。一般在主耍造像的上面,或在龛楣,或在窟顶上,或在门楣上,或在明窗上,作飞舞的形状。根

5、据佛理的记载,这样做飞舞状的飞天造像,有三种题材:其一夜叉,其二乾闼婆,其三紧那罗。在印度佛教中,乾闼婆,紧那罗为善歌舞,音乐之神,常作飞行虚空状,飘逸洒脱。佛教传入屮国后,因形生义,“飞天”就成了乾闼婆,紧那罗的通称。“飞天”一词,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该书卷二有这样的记载:“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亦阉官等所共立也,有金佛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饰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回首飞天的传播过程,我们在印度阿旃陀壁画中所看到的飞天既没有长长的飘带,也没有翅膀,其姿态作飞行状。中亚巴米扬石窟的飞天受欧洲古典艺术屮小天使的影响,长了翅膀,作欲飞状,但这种形态的飞天与克孜尔石

6、窟、莫高窟的飞天形象都相去甚远。飞天的形象塑造,经由了印度正宗飞天不能起飞的体态,到中亚飞天插上翅膀,直到中国才完成了东方式飞天的形象塑造。中国的飞天,是在印度飞天的基本动态上,利用并加长了飞天裙裾的飘带,造成飘飘欲飞的感觉,形成悠然飘飞、韵律柔美的美丽姿态与祥和形象。这种飞天,虽然没有西方天使那样的翅膀,却有一种上下翱翔,自然飞动的美感。飞天形象在传入屮土1000多年来,其形象不断被完善。姿态、情趣、造型、意境、形式、风格都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角色定位。在石窟的壁画中,飞天多出现在主体人物佛陀的身后,他们在极乐园里弹琴歌唱、娱乐于佛。以莫高窟为例。十六国时代的飞天,多为凌空飞翔,并

7、虔诚地对舍身者的善行合掌敬礼。他们多结队旋绕于窟顶井的四周,向着佛陀歌舞飞翔。此时的飞天,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头束圆,或戴花蔓,或戴印度式三珠宝冠,她们身材粗短,上身半?,腰裹长裙,肩披大巾,加上白鼻梁,白眼球,与西域石窟的飞天姿态、风韵乃至色彩、线条都十分相近。莫高窟的飞天虽直接承袭了西域佛教石窟艺术的样式,但由于艺术家不熟悉新的佛教题材和外來的表现技法,运笔略显豪放和粗旷,这都意外的带来了稚拙而质朴的美感。北魏时代,飞天的表现形态丰富而且活动领域也渐渐扩大了。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