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

ID:27951196

大小:79.1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_第1页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_第2页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_第3页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_第4页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民族音乐学家曹本冶在新近撰写的《一统音乐学:中国视野中的“民族音乐学”》一文开篇指出:“对人类文化的研究,追其根本实质是寻求对人的'思想'租'行为'的探究。'行为'作为'思想'可以观察到的外展层面,是诸学科在研究中普遍用以切入、以此为进一步寻求对'思想'认知的途径,包括以'文化中音乐'为研究对象、属于'音乐学'(Mu-sicology)研究领域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笔者摘录此段引文,无意于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理性,而在于欣赏它作为实践性学科给予我们认识和阐释音乐文化的路向。因此,本文循曹氏牙

2、慧,试图从“思想一行为”的根本之中,结合文化记忆、族群认同、社会变迁等概念,将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乐的研究引向深入。一、研究对象概述及前人研究成果述评(一)研究对象概述客家祭祀有宗族祭祀和家庭祭祀Z别,本文所涉猎的为前者。赣南客家聚居区是目前我国保持宗族祭祀最为隆重的地区之一,其礼俗活动至今仍普遍盛行,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以同姓氏族为单位,由乡绅或长老牵头,族人共同捐资,在特定时间,举办隆重的祭典,借以缅怀祖先、祭奠神灵、团结族众、自娱自乐。祭祀有固定地点一一祠堂(家庙),这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群落,也是最奢侈的建筑,这一地点具有家族团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发生在其中的仪

3、式行为十分复杂,如上香献祭、祈福许愿、辞神叩拜等等,这些行为依不同的宗族和村落而不尽相同。作为音乐学的研究,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伴随祭祀始终的仪式音声,于是,发牛在祭祀仪式中的音声及行为,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二)前人研究成果述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客家研究逐渐升温。此时,赣南客家研究得以全面展开,许多学者开始对赣南客家地区的宗族祭祀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如张卫东、王洪友《客家研究》(1989)、刘佐泉《客家历史与文化》(1991)等。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屮期,赣南客家研究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契机在于吋为法国远东学院的劳格文(JohnLagerway)博士与赣南师范学院

4、客家研究中心的合作。他主张运用历史学注重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和人类学注重田野调查的方法在赣南展开研究,此后的十几年中出版数百万字的资料汇编《客家传统社会从书》,其中关于赣南的专辑占据4本:《赣南庙会与民俗》、《赣南宗族社会与道教文化研究》、《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宁都县的宗族、庙会与经济九书中的撰稿人大多来自民间,他们对个案的记录,详实而具体,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参照。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尤其是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举办以来,赣南客家研究进入全新时期,越来越多非客家籍贯或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加入到客家研究的阵营,使研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局面,朝着更加客观和理陛

5、的方向发展,研究赣南客家宗族仪式的专著与论文亦不在少数。例如,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2004)、周建新《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客家社会》(2005)、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研究》(2006)等。上述文史界客家研究的历史积淀和学术氛围,为客家音怎文化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其研究成果是客家宗族祭祀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但在音乐学界,由于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等特殊原因,外界学者较少介入;本土研究者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对民间音乐资料的搜集方面,例如,袁大位等老一辈音乐工作者采录、编选《赣南民间音乐集成》、《赣南民间器乐集成》等。近年来,亦步亦趋在客家学与民族音乐学理论影响下的客家

6、音乐研究,走出“仅限本体研究”的窠臼,开始“将音乐作为文化”的探索:例如,冯光饪《客家音乐与移民文化》(1999)、周凯模《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2000)o此外,有数位客籍硕士,将客家音乐文化作为他们学位论文的选题:谢丽萍《连城道教科仪音乐初步研究》(2004)、陈曼娜《闽西客家妇女的咅斥行为及社会文化内涵》(2007)、黄苗《赣南兴国跳现仪式音乐研究》(2008)等,但较之文史界,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学科建设明显滞后。由此,该课题亟待学界给予更多关注。二、客家宗族祭祀仪式中的咅声举隅在罗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的音声事项之前,有必要对“音声”一词做简要说明。“音声”是曹本冶

7、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是因为仪式中含有仪式意义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很多近音乐、远音乐的事象,这些是用音乐一词无法涵盖的,所以用“音声”一词来涵括仪式当中所有的声音,它包括一切仪式行为中听得到或听不到的声音。听得到的音声有“器声”和“人声”两大类:器声,包括具有特定仪式含义的“法器”声和与民俗活动共享的乐器声;人声所组成的“音声”境域,包括各种程度的近似语言、近似音乐、似念似唱或似唱似念、连唱带哭或连哭带唱的“音声”。由此,笔者试图选取数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案,依循人声和器声的分类,对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