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ID:27959542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摘要:由于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力学性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耐热性差、脆性大,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高性能领域中的应用。聚氨酯具有高弹性、耐磨、抗撕裂等特点,且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因此,利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实现环氧树脂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环氧树脂、聚氨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0623文献标识码:A一、前言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粘结性、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电绝

2、缘性等优点,因而在机械、航天航空、涂料和粘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EP质脆、耐冲击性差、耐湿热性差及剥离强度和开裂应变低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多年来对EP的改性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其中采用聚氨酯(PU)改性EP是一种有效的手段。PU具有高弹性、耐磨、抗撕裂等特点,且与EP相容性好。因此,利用PU改性EP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实现EP在众多领域的应用。二、端胺基PU增韧EP异氧酸酯与多務基化合物作用得到PU预聚体,该预聚体与普通脂肪胺或芳香胺反应能生成端氨基PU。通过端氨基PU与EP的固

3、化反应,使EP分子之间用柔性较大的聚瞇分子键接起来。以达到增韧的目的。官建国通过两步反应制得了端氨基PU。发现随PU分子量的增加,胶粘剂的柔韧性增大,附着力降低,剥离强度出现最大值。由于己二醇的柔性链段太短,该胶粘剂虽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但是柔韧性较低,因此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聚乙二醇(PEG)代替己二醇,制得的PU预聚体与普通脂肪胺或芳香胺(如乙二胺、间苯二甲胺阳等)反应合成聚乙二醇型端氨基PU。通过固化可明显提高EP的韧性,使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在固化工艺和EP与固化

4、剂的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韧性固化剂PU的分子量和结构对增韧体系的冲击强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固化剂分子量的大小决定了增韧体系交联网络的疏密程度,适度交联的弹性网络具有较好的冲击性能,当固化剂中柔性链段分子量的增加较多时,固化体系交联网络趋于疏松,体系的冲击强度反而下降。三、IPN增韧EPPU与EP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增韧EP的方法是另一研究热点。IPN是组成和构型不同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是特殊的多相体系,其特点是一种材料无规则地贯穿到另一种材料中,使得IPN体系中两组分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

5、起''强迫包容”的作用,得到比一般共混物更加优异的性能。在EP/PU互穿网络聚合物中.两相界面因各种极性基团或反应性基团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同作用力(氢键和化学键),可有效地提高两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在互穿网络聚合物形成过程中,环氧开环中所新产生的餐基与一NCO能发生反应,大分子多元醇中轻基与环氧基的反应。以及一NCO与环氧基发生反应形成嗯呢烷酮的反应.这三种反应形成网络间的化学键,构成了PU和EP分子链之间的化学接枝反应,有效地改善PU/EP体系中PU和EP分子间的相容性及相互贯穿,且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6、表明。PU的加入可明显降低EP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Park等对制备的EP/PU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当PU含量在40%(wt)时,体系性能达到最佳。尤其体系的耐低温性能提高,同时改善了EP改性体系的耐冲击性能。另外。扩链剂、交联剂等催化剂的作用尤为重要,Harani等制备了化学接枝型IPN。在未加入扩链剂(1,4一丁二醇,BD)/交联剂(三拜甲基丙烷。TMP)之前,由于IPN的结构不够完善,链的缠结度较低等原因,尽管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韧性均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甚小;而在加入少量

7、BD/TMP后,IPN结构的变化使得体系的冲击强度及韧性随PU含量的增加急剧升高,最后达到极值(此时冲击强度、断裂韧性为不加BD/TMP时的2倍多,为不加PU时的7倍)。刘冶球等[38'39]研究了制备工艺对PU/EP互穿网络聚合物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李芝华等H0]研究确定了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固化工艺,采用阶梯升温,分段固化的工艺。在该固化工艺制度条件下,PU改性TDE一85/MeTHPA树脂固化反应完全,能满足固化工艺要求。四、端硅氧烷低聚物改性EP有机硅氧烷具有低的表面张力、

8、良好的低温柔韧性和耐候性,如能将硅氧烷作为取代基引入到PU中。则改性的PU将兼具有硅氧烷和PU的双重优异性能。再利用硅氧烷封端低聚物改性EP,不仅能起到增韧的目的,提高力学性能,同时又能改善EP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这将是很有意义的。目前利用此体系来改性EP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Okamatsu等第一步利用PPG、聚环氧戊烷(PTMG)、聚丙烯酸丁酯(PBA)的混合物作为二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氧酸酯(IPDI)反应生成PU预聚物;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